霜降时节秋高气爽,除了登高赏菊,还有什么习俗
文/成长新视点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高气爽,天气良好,适合出游。自古以来,霜降时节就有很多风俗,主要有登高山、赏菊花、吃柿子、祭先祖、拔萝卜、吃鸭子、吃牛肉和打芋煲等。
一、登高山。
霜降时节,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既可舒畅肺功能,也可舒缓心情。过了这个时间之后,温度会大幅下降,天气也寒冷许多。所以霜降登高,欣赏秋色之美,阅览山河壮丽,是人们出行的一个优秀之选。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登高之时,都应该注意安全,山高路陡,应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赏菊花。
菊花,也叫重阳花,有延寿客、延龄客和九华等雅号。菊花在古人眼里,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
古时就有“霜打菊花开”之说。登高山,赏菊花,自然成为了霜降时期最为惬意的事情。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也会举行菊花展,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三、吃柿子。
霜降,正是柿子成熟时节。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
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时令佳品。泉州老人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人们说:霜降吃杮子,冬天嘴唇不会开裂。
四、祭先祖。
霜降期间,农历的十月初一,在民间为古老的“寒衣节”,又称“十月朝”。这时,人们会去扫墓,缅怀故人,寄托哀思。霜降祭祖,与清明祭祖一样,为中国传统民俗中祭祖的重要时间。
五、拔萝卜。
山东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农谚还有“霜降萝卜”之说,是指霜降后早晚温差大,萝卜不及时收获就会冻伤外皮,影响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便宜的食物。民间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现代萝卜也被誉为“土人参”。白萝卜,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和除燥生津的作用,是蔬菜中难得的既便宜又营养的食品。
六、吃鸭子。
“鸭子好吃,霜降补”。闽南和台湾民间,在霜降这天会食补,类似于北方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补一年,不如霜降补一天”,可见对霜降的重视。
秋季润燥,人们食补,会首选选择鸭子。当年小鸭养到秋季,肉质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
七、吃牛肉。
在广西玉林,人们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肉炒河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牛腩煲来补充能量,希望在冬天身体强健。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深受人们喜爱,有“肉中骄子”的美称。对于身体虚弱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适宜。
八、打芋煲。
在广东高明的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塔,在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其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芋头,俗称“打芋煲”。
霜降时节,还有吃腊兔和吃白柚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