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家族或者基业,可以长久地传承下去。可事与愿违的是,不少家庭传了几代人,就传不下去了。
“中道而衰”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为什么无法改变呢?因为别的家庭也需要发展,不可能让你一个家庭永远地兴盛下去。
如果有100个家庭,必然会有20个家庭特别有钱,其余的80个家庭特别穷。等前者的运气好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走下坡路。这个时候,后80个家庭的机会,就来了。
经过了一轮财富和事业上的洗牌,又有新的20个有钱家庭出现了。其他的80个家庭,要么祖上富过,要么当下衰落了,反正运气不太好。这,便是“循环往复”的真相。
对于一些有钱人来说,他们不服气,我如此有钱,为什么我的家庭就无法千秋万代呢?因为做不到。子孙后代,会做出什么事儿,遭遇什么,那是前人所无法控制的。
普通家庭延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五代人。
02
《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大致意思是,君子的品行和家风,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后,就不复存在了。哪怕祖上的福泽再怎么深厚,最后也会被消磨殆尽,被后人败光。
对于“五世而斩”这个观点,有人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的祖先很有本事,为什么他的福气,就不能让子孙永远地幸福、安稳、无忧呢?
我们看一看历史,就明白了。
秦始皇的嬴氏一族,兴盛了七代人,除去短命的两代人,实际上兴盛了五代人。到了秦二世胡亥这一代,就把前几代的基业全部败光了。
刘邦的刘氏一族,到汉武帝一代,一共兴盛了四代人,后期就走向衰落了。当然,这个衰落的过程很慢,因为刘邦的后人,还是有点本事的。
李渊的李氏一族,到唐明皇李隆基一代,也就兴盛了五代人左右,这当中还要包括武则天的影响。后期,李唐王朝就走下坡路了。
赵匡胤的赵家和朱元璋的朱家,也是如此。可以说,无恒强,无恒弱,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
03
造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根源,就是发展的周期律。
周期律,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枯荣兴衰”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只要参考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轨迹,就明白了。
电商行业萌芽的时候,让一大批人都赚了钱。随着市场的饱和,赚钱越来越难了。这饱和,就是发展到极致的意思。一旦饱和,后期就只能走下坡路了。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从增量发展,改变为存量发展。增量,就是数量上升的意思。而存量,就是数量保持,但存在下降趋势的意思。
家庭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一代人很不错,但第二代人,极有可能是败家子。如果运气好,第二代人不是败家子,也跟第一代人一样。但是,谁能保证第三代人不是败家子呢?
一个家庭的财富足够多了,生活条件太好了,子孙后代就没有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心思。那迎接他们的,就只能是“衰落”了。
就像明朝的崇祯皇帝,已经比前几代人好很多了。只不过,由于衰退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他也无力回天。在大势所趋面前,单靠人力,那是很难改变生活的现实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违也。
04
当下有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年轻人不结婚了。对此,身为父母的中年人就特别生气,家族传到你们这一代,怎么就传不下去了呢?
要么没钱,要么没房,要么家运已经没有了。试想,一个年轻人,啥都没有,也就一个普通人,能够做成什么事儿呢?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传不下去,那是很正常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认为,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
我们可以理一理这当中的逻辑链条:第一代人,发家致富;第二代人,要么前进,要么衰退;第三代人,凭借前两代人的福泽,安稳一生;第四代人,由于生长在温室当中,没有任何白手起家和守成的能力,坐吃山空;第五代人,愈发贫穷。
人穷,就会造成一个恶果,那就是无法将自己的血脉传下去。哪怕勉强生出了孩子,孩子也不见得有什么成就,要么做苦力,要么下工厂,沦落为底层人。
只能说,“传不过五代”这件事,我们没必要太纠结。或许,正是因为传不过五代,富人才会衰落,穷人才有机会翻身。一切事儿,都有好有坏。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