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从唐代已经开始了,不过唐朝是诗的全盛期,名人写词夹杂在诗歌中,其实写得很好也很难显现,词中的佳句,还留着诗的风韵。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不已,只有南唐纸醉金迷的宫廷,孕育出两个大词家: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尤其是后主被俘后所写的离乱词,代代传唱,让人唏嘘不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佳句。
词分作长短句,适于低吟浅唱,相比诗歌的节奏分明,添了许多柔媚之气。即使能体现,豪迈之气的名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以诗的节奏,才反射出意境的铿锵。
词,在宋代进入创作高峰,但曲风偏于柔媚,婉约派是正宗。大概与当时统治阶层重文抑武思想有关。两宋被历代史家认为积弱,名将辈出,却武功不显,更没有,开疆拓土的大手笔,反而被周围一帮少数民族政权包围,束手缚脚。工商业发达,催生了市井文化,让婉约词能广泛传唱。这也算是文化与时代的相衬一个极好的案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