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享用是视觉、嗅觉、触觉的综合感受。嗅觉的刺激源主要来自酒中的挥发物质,触觉的刺激源则与酒液本身有关,感受内容包括酒液温度以及酒液物质浓度等因素。
在所有的酒精饮品中,要说葡萄酒最为娇贵一点都不为过,仅从它对温度的严苛要求就可见一斑
温度对葡萄酒的饮用体验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过低,会使其香气闭塞,尝起来平淡无味;而温度过高时,葡萄酒又会失去清新感,香气和风味会被显著的酒精味掩盖,口感也会变得松弛……因此,合适的侍酒温度在饮用葡萄酒时尤为重要。
在适饮温度下,葡萄酒能充分体现它的特质和风感,带给品酒者更多的享受与乐趣。
侍酒温度的衡量规则
简单来说,侍酒温度的决策目的就是扬长避短,即既不会破坏、甚至还能突出葡萄酒本身的风格或满足选酒意图的特征,同时不会引起、或能弱化带来不良感受的其他次要特征。
从嗅觉感受来说,酒液物质的挥发本身是一种运动,其程度与分子质量、酒液浓稠度、物质自身的挥发性和酒液温度本身有关。分子质量越高、酒液浓稠度越高,挥发就越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来提高强度。
不同风格的葡萄酒有着不同的适饮温度
静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
(1)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侍酒温度也有所不同。通常红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为:9-18 ℃。
酒体轻盈、果味浓郁的红葡萄酒,如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和瓦坡里切拉(Valpolicella)等,需要的侍酒温度在13℃左右。这个温度既能平衡葡萄酒中浓郁新鲜的果香,又能尽量突出酒中含量较低的单宁,还能突出其本身的轻盈风格。
中等酒体的红葡萄酒,如基安帝(Chianti)、相对浓郁的黑皮诺(Pinot Noir)以及轻盈的仙粉黛(Zinfandel)等,需要的侍酒温度略高,为16℃左右。
酒体醇厚的红葡萄酒,如波尔多、结构性较强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西拉(Syrah/Shiraz)等,需要的侍酒温度就更高一些,通常在16-18℃之间。
(2)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是低温饮用的酒品,通常最佳饮用温度在7-13 ℃之间。
由于白葡萄酒中的萃取物质本来就比红葡萄酒少,因此不像红葡萄酒那样需要温度来提振“飘逸”度,同时相对较低的温度也能够保证葡萄酒中酸味的表现力。当然,过低的温度就会抑制白葡萄酒的芳香。因此,多数白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不会超过13℃或低于7℃。
雷司令(Riesling)、麝香(Muscat)、琼瑶浆(Gewurztraminer)这些芳香型葡萄酒的侍酒温度比本身香味物质含量低的赛美蓉(Semillon)或霞多丽(Chardonnay)更低。
由于室温温度通常会高于白葡萄酒的侍酒温度,所以,白葡萄酒通常要在饮用前提前装入冰箱、冰桶或冰酒袋中降温。
(3)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的风格处于红与白之间,理论上,冰镇温度在6-8 ℃之间,最佳饮用温度在9-12 ℃之间,饮用前事先用冰桶进行冰镇,以保持酒的冷却度。
(4)起泡酒的侍酒温度
起泡酒由于在酿造时选取的原材料就比较不成熟,其理想侍酒温度比白葡萄酒的温度还要低一些,出品前需事先放入冰桶内冰镇。非年份起泡酒冰镇温度在2 ℃左右,最佳饮用温度为4-7 ℃;年份起泡酒的冰镇温度在5 ℃左右,最佳饮用温度为6-9 ℃。通过冰镇降温,起泡酒口感得到有效改善,在斟酒时可防止气体与酒液外溢,并能有效阻止气体快速挥发。
(5)加强酒和甜酒的侍酒温度
由于加强型和甜型葡萄酒的风格更为复杂多元,其侍酒温度也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酒体轻、果味浓且年轻的葡萄酒侍酒温度稍低,在6-8℃之间。酒体较重而结构复杂的陈年型葡萄酒侍酒温度略高,但也可以从低温时开始品尝,然后在酒液逐渐趋向室温的过程中,感受醇厚葡萄酒微妙的品质变化。加烈酒的侍酒温度通常为17-18℃。
当然,不同消费者也有自己对于适饮温度的偏好,葡萄酒的预处理温度也应将此项因素考虑进去。
冰桶或冷酒器常用于保存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用冰桶的四分之三容积装满1/3冰和2/3水,使酒瓶完全被冰水包裹。水可以哦传导酒瓶的热量,进而融化冰。空气可发挥绝热体的作用,因此被冰块包裹的葡萄酒瓶在冰块融化之前,会得到缓慢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