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书笔记(三)成为作家的好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想成为一名作家,需要什么样的好习惯和训练方式呢?虽然春上先生没有刻意研究过这些东西,回忆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他还是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要多读书。

也许有点老生常谈,但是这一点非常重要。

既然想写小说,那么小说的结构如何,必定要作为肌体感觉,从基础上了解它才是。

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书。优秀的小说也罢,不怎么优秀的小说也罢。甚至极烂的小说,也要读些,多多益善。一本本读下去,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偶尔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这是至关重要的作业,它将成为小说家必不可少的基础体力。

趁着眼睛健康、时间有余,先把这事儿踏踏实实地做好吧!(读要先于写)

其次要善于观察。

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好习惯。

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细想,反复考虑,但是不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

尽可能低地保留结论,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他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观察细节)

因为我们的记忆容积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一切原原本本牢牢记住,因此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工序,即信息处理之类的东西。

更多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某个事实中兴味盎然的细节储存在记忆里。

收集这种东西,然后贴上简单的标签(日期、场所和状态),再好好保存在脑海里。如果你担心记不住,就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所见所思都记在上面。(春上先生喜欢记在脑子里,记不住的就忘记好了)

写小说最珍贵的,就是这些取之不尽的细节宝藏。

写东西的时候,将保管在大脑档案里的形形色色未经整理的各种细节,根据需要原汁原味编排进小说中去,故事就会变得自然而然、栩栩生动起来。

我们要尽可能给自己的脑袋配备一个大型档案柜,把一个个抽屉都塞满形形色色的记忆。写小说的时候,根据需要拉开相应的抽屉,取出里面的素材,就可以当作故事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平时忘却的记忆自然而然地得到复苏,大脑进入畅通无阻的状态,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所以,对于小说家来说,收藏在脑内档案馆里的信息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丰富资产。(私有财产,弥足珍贵)

写小说的时候,除非逼不得已的缘由,不要写小说以外的文字,这样寻找脑子里记忆的素材才不容易发生混乱,小说才能顺畅地进行下去。

最后,要学会施展写作魔法。

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凡想象力,如何把同样的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这就是每个人在写作上可以施展的魔法了。(这就是每个人的写作技巧)

将头脑中零零星星的小插曲、意向、场面和语言等,不断扔进小说这个容器里,再将它们立体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小说基本的框架。

世界很大,作家不可能去亲身经历所有的事情,(能够经历一番自然最好不过)。

如果你的经历不够复杂,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自己的素材,然后驱动想象力,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都能发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不要觉得自己手头没有写小说的素材,稍稍变换一下视角、转换一下思维、你会发现身边的素材比比皆是。它们正等待着你去发现、撷取和使用。人的行为哪怕一见之下非常微不足道,也可能自然而然生出很多兴味盎然的东西。

假如你立志要写小说,请细心环顾四周:这个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

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并雕刻这些原石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