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元宵节刚过,我觉得开餐饮店的希望渺茫,考虑还是外出打工,于是经过电话联系,朋友介绍,我应聘到苏州昆山市的一个机械厂做普工,期间认识了一位河南老乡,下面咱就讲一下他玩命的打拼故事吧。
这位老乡姓陈,我们同住一个宿舍,虽在一个厂里打工,却不在一个厂区干活。厂里实行两班制,一个月一倒班,一天12个小时,无论白班夜班都一样。一个月大概有两到三天的休息时间。厂里主要生产汽车轮毂,纯体力活,除去不到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剩下的可以说不停地在搬,二三十斤的汽车轮毂基本上要搬11个小时,付出的体力可想而知。
初次见到老陈,还有一段小插曲。在我入住厂外宿舍第三天的晚上,已接近午夜,我被开门声惊醒,紧接着灯也亮了,一个身穿美团工装,手提美团箱子的人,站在我面前,我纳闷,这个宿舍就我一个,其他人都上夜班,我又没叫夜宵,哪来的美团外卖?我心直口快,睡得正香被打扰也有点不太高兴,就问:“我没叫外卖呀,你走错门了”。听到我说这话,他爽朗地大笑起来,你误会了,我就住在这个房间,我在新厂区上班,明天倒班,今天休息就去送外卖了。
哦,我恍然大悟,第一次见面竟然这么的奇葩,顿时我的心情大好,但我还有个疑问,厂里不是一个月才倒班吗?他给我解释说新厂老厂不一样,一个月中,一个月末,哦,原来如此,就这样我俩聊了一会就各自睡了。
我原以为他只是倒班休息时兼职送外卖,哪成想,他是下了班就去送,试想,一个人在重体力工作12个小时后,哪还有精力接着去干别的?他就能行。只要一回来,马上去洗澡,洗完澡回来,换好衣服,急匆匆下楼,收拾完毕骑车就走。
回来时已接近午夜时分,早晨五点半起床,准备上班,我大概算了一下,每天他的休息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六个小时,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能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他跑这几个小时的外卖能挣几个钱?
时间长了,彼此熟络起来,我就很好奇地问他:“你跑这几个小时外卖,能挣多少钱?”,结果他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也不多,好的时候三四十块钱吧”。我真的愣住了,这还是好的时候,那不好的时候呢?厂里的活只有干过才知道有多辛苦,下班累的走路都不想走,你还为了这几十块钱,拖着疲惫去干,这是拿命换钱呐?
他长叹一声说:“没办法,老婆在家带孩子不挣钱,每月要还三千五的房贷,最大的压力来自两个儿子,不说别的,想想现在彩礼这么重,买车买房都要双份,压力山大喘不过气来,只能干,也趁年轻,能多挣点”。我反复琢磨他这些话,除了两个儿子以后结婚,现在他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呀,两个儿子还在小学,离结婚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何必这么拼?唉,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莫为儿孙做马牛”的父母又能有几个呢?
的确,传统的思想和子女对物质的追求,会让现代的每一位父母倍感压力,特别是80后出生的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计划生育的后遗症,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表现的淋漓尽致,多少条光棍汉,多少个家庭,为此焦头烂额。
70末80初出生的人,现在已经面临父母渐老、儿女成家的困难期,特别是有两个儿子的家庭,面对三重压力,即使喘不过气来,也得咬牙坚持。
当然,思想上给自己减压,把事情掰开揉碎的去分析,也会缓解一定的压力。我们宿舍还有一个双儿家庭,他的想法就不一样,两个儿子长大了,都会挣钱,做父母的只是一个帮衬,何必太操心?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到时候得不偿失,后悔也来不及。我们也都劝他不要这样,况且他老婆也一直反对他的这种不要命的行为。
但老陈听不进去,仍一意孤行,结果,还是出事了。
老陈喜欢雨天,他说雨天叫外卖的多,单子也好抢。但由于路滑,电动车速度快,他出过三次事故,前两次无关紧要,第三次却让他丢了工作。
大概是7月份吧,昆山的雨天特别多,隔三差五就下雨,这也乐坏了老陈,上完夜班回来,小睡了一会儿,中午就去跑单了。平时基本上都在下午2点前就回来了,但这次直到我去上夜班也没见到人。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他的床铺上没人。中午,我下楼吃饭,正好碰见他,我突然感觉到他的脸色苍白,后背微驼,右胳膊耷拉着,脖子右面锁骨位置有一片淤青。原来,昨天中午,老陈为了赶单,在一个十字路口逆行,由于车速快,路面湿滑,不小心摔倒在地,不但碰伤一位路人,还把自己的右锁骨摔断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可想而知,在厂里上班和跑外卖都是不可能了。花了500块钱处理完了碰伤的人,接下来就是走保险就医了。但是,他不在上班期间出的事故,不属于工伤,厂里没有责任,走外卖意外险,外卖说他违反交通规则,直接把他拉黑了。老陈欲哭无泪,走投无路,只好先请假回家自费治疗。
事情说到这里,其实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很同情老陈,却又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惋惜。可是,老陈是真拼呀,他的字眼里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一百天。大概一个半月后,我在宿舍的小区门前意外的再次见到了他,我根本没有想到,也为之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番确认,直到他给我打招呼。不为别的,他只为挣钱!
后来,厂里象征性地给他安排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留他又干了一个多月,就找理由把他劝退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感受颇深,不得不说我为老陈的这种拼搏精神而感动,佩服,又为他拼命三郎式的挣钱模式而感到心痛。这种心痛让我联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这一代打工人的悲哀。多少个外乡人,背井离乡,起早贪黑,努力拼搏,拼命挣钱,苦苦挣扎在崩溃的边缘。现实的残酷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可生活的不易让我们无法感受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生存的压力压得我们无法喘息。不是不想歇,而是不能歇,不敢歇。
疫情的冲击,静默下的无奈,就连休息,也成了不得已而为之,难得地不用再疲于奔命,可躺在床上又有多少人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各种压力使得多少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其实,不挣钱的日子比任何时候都难熬!
其实,老陈,只是我们普通打工人的一个缩影。
可是,我百思不得其解,当代的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