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故事
课改从改理念、改老师、改学生、到改课堂轰轰烈烈开展了这么多年,还记得课堂上分小组学习时的新鲜;还记得反复推敲“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这句话时的困惑;还记得让学生几乎代替老师讲课的浅薄,几年下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断尝试新的教法、学法,这不,今年我就从做“学生”开始了我的课改之旅。
郑玫是班上一位文文静静的小女生,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她却做了我的老师,事情还得从讲《枣核》这篇课文说起。《枣核》是著名作家萧乾写的,是今年S版六年级语文中代替《山海关》的一篇散文,相比《山海关》这篇文章内容相对简单一些,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课文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识记文章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的梗概。首先是识记生字环节,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要求中提出: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者根据上下文意思,理解词语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做个标记。然后反馈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识记情况,教师点拨重点生字词语。当进行到“嫣红”这个词语时,我想起了《山海关》中的“殷红”这个词语,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嫣红故意板书成“殷红”,孩子们一看到我写的字和书上的不一样,就坐不住了,大声吆喝说:“老师,您写错了,您写错了……”等孩子们的声音停下来后,我不慌不忙地说:“我没有错,此殷红和彼嫣红的读音完全一样,但是,这两个词的意思可能不一样,老师也不太清楚它们的区别,谁能告诉我这两个词的区别,我就称他(她)为老师的老师”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大约停了10秒钟,只见一个小女生怯怯地举起了手,她就是郑玫,我欣喜的请她回答,她说:“这两个词都表示红,殷红一般用做描述血的颜色,嫣红则用做描述花朵的颜色”听到她的回答,我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她答道:“昨天预习课文时我在词典上查到的,记在了书上”。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说:“今天郑玫是老师的老师,你不但教我认识了两个词语,同时,也告诉我她的预习方法,请受我一拜。”说完,我郑重地向她鞠了一躬,郑玫腼腆的脸上现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其他同学看到我这样的举动,忍不住又响起了一阵掌声。整节课下来,我注意到郑玫听课特别认真,眼光中除了专注,还透出几分自信来。
这样的设计,后来我又陆续做了几次,于是,在班级内出现了一批郑玫式的小老师:比如王家希老师的自然之道、张家鸣老师的词语接龙、杨浩然老师的历史万能通、刘益铭老师的限时背诵……这些“小老师”不但让同学们佩服,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自信,我这样的设计,刚好也契合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课堂上的精彩还在继续,我们班内的“小老师”还在不断出现,孩子们,你们是我的“小老师”!
(说明:这是几年前的一篇文章,现在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动,特拿出来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