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的父亲经常跟我这样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你爸爸就是吃了没有好好读书的亏,可是我并没有如他愿,一路在大家眼里就是所谓的“差生“,父亲给我定好好学习这个目标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效呢?
我父亲遇到的问题相信也是今天很多家长的困扰,我们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我们希望孩子是队伍里跑在前面的孩子,但是为什么有一部分孩子慢慢的开始掉队了呢?他们为什么跑不动了呢?这里面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动力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动力不足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目标不清晰决定的,那么如何给孩子制定一个可行的清晰的目标呢?
哪怕脱离了父母的掌控也可以自己努力呢?这是我的一个思考,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家长的思考。我将从什么是有效的目标,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有效的目标两个方面来谈谈目标这回事。
让优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试想,当孩子要跑步的时候,你是不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例如,短跑,起步要快,如果是长跑的话,要保存体力等等,这种方法对于完成一个短期的事情是有效的,但是常期诸如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是很难全部策划清楚,因为变化太多,受影响的因素也非常的多,那么如何给孩子制定这个目标呢?答案是让孩子自已的跑。将成为一个优秀孩子这个目标放进孩子的生活里,让孩子习惯成自然,把成为优秀的孩子当成孩子的一个习惯,这个在开始的时候会有些难,但是通过练习就会熟练之后就会非常的容易。例如,我们在学车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开车是一件非常事情,但是熟练后很多操作会下意识就完成了,不用我们思考,这就是习惯,这种能力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优秀是一个能力,如何把优秀变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呢?事实上,优秀真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孩子优秀就是他的标签,他一直很优秀。
如何把优秀变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呢;
做全职妈妈很多年,给“家人做饭”是我的首要目标之一,但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制定一个计划告诉我今天要几点给家人做饭,但是每天时间一到我就知道我要开始做饭了,那么是我是怎么知道我要做饭的呢?答案是,环境中的各种线索告诉我要开始做饭了,例如:时间、家人要回来了等等这些,虽然很多时间做饭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但是我还是每天坚持把这件事情做完,时间、家人要回家了、他们肚子饿了等这些事物和做饭绑在一起,只要环境里有一个点存在我就会自动的想我要做饭了。
同样,如果环境中有一些因素能够促进孩子想要优秀,那么孩子就会自发的变得优秀。与其一遍一遍的对孩子说孩子你要优秀的学习,不如创造一个能让孩子变得优秀的环境。最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让孟子好好学习,孟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里,当孟子看到周围的孩子在努力学习于是也开始努力学习。
当然,我并不支持花大的代价买学区房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毕竟年代不同,方法也会不同。如今,知识已经平民化,信息高度发达,创造环境的方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作者写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作者的女儿非常粗心,但是她并没有直接批评女儿粗心,而是说他像牛顿一样粗心,那以久而久之,牛顿的形象会成为女儿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把伟人做为环境中的一个点,让孩子想到牛顿就会好好学习,成为像牛顿一样的人。
同样的故事还第一个站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中国学生何江,在一篇报道中是这样写的,在何江小的时候,父亲不识字,但给他却给他编了很多好好学习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何江变得优秀,当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何江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这些环境因素都会慢慢的变成何江努力的因素,慢慢内化成何江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将优秀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作为家长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其实不多,但是最有效的部分 却是我们家长可以控制的——就是创造让孩子变得优秀环境。你想好了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优秀的环境了吗?
PS:中秋节看了两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互联网之子》,这两个孩子在自己的领域里都非常有天份,一个孩子出生不好却因为碰到了一个好老师而走上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另一个孩子一直很努力,但是却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而早早的结束了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