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有多难?先体会一下这句话吧:我不比你坏是假的,——您几秒才读懂?
我是匠妈,深耕女儿的每一道错题;今天耕出了要学习“在大脑中逆行”的小问题。
先上题。
这题女儿一开始做错了。为什么错?因为题目的表达很绕,女儿的脑子转不过来弯儿。
我怎么知道她转不过来弯儿?
我当然知道了!因为,我现在可不再是那种“拿着标准答案检查作业,如果发现错题就吵孩子一通”的家长(我得坦白,我以前会那样,但现在已改过自新了);我是绝不偷懒看答案,一定要一题题亲自思考、亲自做的家长。而正因为我有亲自思考、亲自做的经历,我才会更真切地体会孩子思维的的历程,并发现她思维的BUG。比如这道题,不瞒您说,我可是念了一遍想了两遍才确定明白题意的,并且即使明白了,内心还是带着一丝丝不确定。我想,孩子大约和我一样,也遭遇了些理解困难。
可这题为啥难理解啊?因为它用到了“A比B少”的句型,“少”相对于我们更习惯用的“多”,是一个逆向词汇,“比少”相对于“比多”是一个逆向句型,而我们的思维通常不习惯逆向。
您先别急着对此不屑一顾,毕竟这一年级的题目对咱们成年人来说可能太简单,咱换一组“汉语4级”水平的题再试试吧。请看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说话的人到底觉得谁好,同时,不妨留意下您弄懂每句话所用的时间吧,这会更有趣。
1.我比你好是真的。——您秒懂?
2.我比你坏是真的。——还是秒懂?
3.我比你好是假的。——秒不能懂了吧?
4.我比你坏是假的。——得再多用几秒了吧?
5.我不比你好是假的。——......
6.我不比你坏是假的。——......
读到第六句话,人已蒙圈有没有?
事实上,7岁小朋友读“比少”的句子可能和我们读第3、4、5、6句的感受差不多:逆行,艰难。
而我,就是想通过这6句话,邀请父母们感受一下什么是逆向思维,大脑处理逆向多不容易,然后把“遇错题就吵孩子”的蠢毛病扔在一边,转而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个有点难度的小问题。
怎么面对这个小问题呢?先放眼看,搞清楚逆向思维到底是什么;再细思量,逆向思维到底难在哪儿;最后就是针对症结想办法了。
一
首先,逆向思维是什么?
逆向思维的界定依据是思维的方向,而思维的方向的界定依据,其实是我们的日常习惯。说白了,是不是逆向,主要是看和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否同向。举例说明:我们的大脑更习惯比多,那比少就是逆向思维;再来点有趣的例子:鱼会飞、鸟会游, 狗爱吃鱼,猫爱吃肉,奥特曼爱上小怪兽,这些与常规相反的都属逆向思维;再举个生活点的例子:我最近一次在生活中用到逆向思维,是今天下午教快两岁的小儿子捡起他扔到地上的我的包并放回原处时(这句话写完我已抓狂,俩孩妈心累啊),我当时我好说歹说都没用,他就是摆出宁愿坐地哭个把小时也拒不配合的架势,双方陷入僵持中,突然,我开始在大脑中逆行,我坚决又艰难地否定了我的思维惯性:“你就只爱讲道理,省省吧!”,然后迅速切换到驯兽员模式改为香蕉利诱,秒成功。——突然发现:几乎所有新思维的第一步,都是先停止最习惯的思维,所以所有新思维都算广义的逆向思维啊。
这就是逆向思维,与习惯相逆的思维。
但习惯这东西不是绝对的、固定的;如果我们让大脑在单一而绝对的环境中成长,大脑的习惯就可能单一而绝对,大脑就可能逆向艰难;可如果我们让大脑在丰富而灵活的环境中成长,习惯就可能丰富而灵活,大脑就可能逆向轻松,并且发散轻松、抽象轻松......
所以,更准确地说,逆向思维不是与习惯相逆的思维,而是与“单一而绝对”的习惯相逆的思维,它是生长于“丰富而灵活”的环境的思维,是帮我们双向自由穿行的思维。
而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那道小小的数学题真正的存在意义——它存在的意义绝不是帮我们会做题、得高分,NO;它存在的意义,是提醒我们要帮大脑创造丰富而灵活的成长环境,让大脑健康成长。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放眼看看,逆向思维是什么。
二
下面是第二个问题,逆向,为什么难。逆向艰难的实质,其实是改变不良思维习惯的艰难。大脑如果养成了单一而绝对的习惯,那它对“双向”、“多元”就会很不适应,因为不适应,大脑就要完成更多动作、消耗更多能量,而大脑肯定不喜欢这么麻烦这么累,所以大脑会对新思维“取关”,而一取关就会更不熟悉、更不适应、更不擅长,然后恶性循环,大脑感到面对新思维越来越难。
这里面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我们的大脑可以取消关注新思维,但却难以取关只有新思维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放弃任何的逃避念头吧,不逃,咱改,改进思维。
三
下面就是怎么改进思维的问题了。
在此,我想把放长的眼光拉回来,重新聚焦于7岁小朋友的思维改进,因为这既是“匠妈陪妞写数学作业”的核心目的,也是我们成年人考虑改进思维的基础。
我思考教育问题,一般的思路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思路带着我们往最遥远的地方奔,西医思路带着我们就紧盯着患处,远一寸的地方都不看(其实这都是对西医的偏见,对不住了,西医)。先看西医吧。
西医法:
1.造句+朗读法
面对孩子“在文字阅读中对逆向词句的理解困难”,我采用了造句+朗读的复合疗法。具体说来,发现错题后,我们没有先改答案,而是开始用“比少”句型造句;而造的句呢,最好是生活的,有趣的,如:“三角龙比开角龙的角少”、“一包乳酪蛋糕比一包枫糖面包少4个”,——嘿,想着恐龙和当蛋糕,学习不要太幸福!造完句厚,还要多朗读;是的,语文学习通常会配套语文早读,那我们在家里也安排一个晚读,为数学学习配套,事实上,在这事儿之前,我已发现“数学朗读”的必要,已经开始了每天也就三五分钟的数学朗读,读读那些数学题目中思维不习惯的词与句。
2.思维训练游戏
这种游戏,网上有,但我还是专门又买了本书,偶尔玩玩,有意思又丰富大脑,挺好。
下面的,就比较中医了。
中医法:
1.生活法
孙路弘老师在《妈妈教的数学》一书中建议妈妈陪着孩子在生活中多用逆向词汇,多用逆向思维,这一招要花的时间更多,耗费的心力更大,但它把学习扎根于生活,更真实、更丰富,效果也更深远而强大。
当然,思维方式都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领域去感受灵活的思维,如:画画时,云可不一定是白的,傍晚回家时,西边的云彩泛着红光,大太阳天戴墨镜时,眼中又看到一朵朵灰云。
这些“生活法”,见效不一定快,但长期疗效会更好。
2.观念法。最后这方法有点“大中医”了,起效很慢,而且好像也不治病,可说不治病吧,又好像啥病都治。
说具体点,所谓“观念法”,就是要帮孩子培养不同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更良性的“知识观”,“人、事观”,这是孩子拥有良性思维的大基础。
尽管我很理解我们教育体制的各种无奈,但它真的不无辜。在知识上,它太偏重唯一标准答案,在人才评价上,它不由自主地要求孩子们都称为“三好机器人”。在这种无奈的体制下,孩子的思维怎么可能不单一不绝对?他们怎么可能真的拥有逆向思维及其他各种丰富灵活的思维?——我在这儿想插一句话,一句谢谢女儿班主任的话。我常听女儿说,很多任课老师都说她们班是最差的,纪律最差的;然后我就想,她班主任是语文年级长,人又雷厉风行,她怎么会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们都老实点?她一定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她想放孩子一条活路......我懂,我感激。但老师有心又能如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老师又能自由到哪里去?
所以家长要做更多。我们要配合老师完善孩子对知识、对人与事的认识。我们要在生活点滴中、在与孩子的探讨中引入如下观念:第一、体谅与理解的观念。如:我们需要体谅老师的处境,理解“唯一正确”的可取之处,别的先不说,就说那个86人的大班额吧,怎么鼓励多元差异?第二、知识是丰富而灵活的观念。如:我们可以以不同地思路理解数学题目,我们可以以不同的视角理解语文课文中的人与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总之,知识就像个蛋糕店,花样多着呢(又见蛋糕,好吧,我的教育思路是要“高端定制”,所以,因为女儿爱蛋糕,我的日常及文章充满了“蛋糕教学法”,希望您没腻着)。第三、评价人与事要全面且长远的观念。如:我从没让女儿向班上的学霸学习过,倒常让她感受老被批评的前任同桌有一颗多么强韧的心.....
培养良好的基本观念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想得更多,做得更多,但良好的“知识观”,“人、事观”树立了之后,受益的可不止逆向思维......
我的思考与实践就是这些,下面呢,就是撸起袖子、沉下心,在每一天你的生活中,做到、做好。
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