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57,5-3-13,滕文公章句上3-13》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57,5-3-13,滕文公章句上3-13》

今天是丙申年庚子月甲戌日,冬月二十,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一.详解井田制的好处。

孟子说,同样是分田制禄,最理想的就是助法了。实施助法,会令一乡之民,各家都世代有产业,就会安土重迁。安土重迁,意思是说,安心于故土,慎重对待迁徙的决定。对于安土重迁,孟子举了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他说,死也葬在故土,从外地迁来的人家不会再考虑迁出去了,死者、新者都不肯出乡他走了。共一井田的各家,"居止既相联属而不可离,情义自相维系而不能已",居止一句,是指居住在一起的意思;后面维系一句,自觉得:真美!那一句"不能已",正与孟子"其为气也,非义袭而取之"的意思贯通一气,至诚无息,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兴致,而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日日为功,无有止息。彼此是彼此的命运共同体。所以,出入往来,结伴而行,旅途无虞。昼夜防守,乡与乡之间相为应援,则寇盗无忧。遇到疾病,通其有无以相互扶助,则无窘乏之虑。这样一来,大家在一起和和气气的,一起度过人生中的苦乐患难,友爱和睦的民风就养成了。

二.过去,我们中国的社会有一种《乡约》的风俗。自周朝《周礼·比闾族堂》到北宋朱熹先生也实践过的保甲乡约,就是这种互助互爱的社会组织方法。当然,中间也有一些只相信硬性法律的人和时期。

我们曾经是礼仪之邦,现在只能引进西方礼仪课程。我们有三百仪礼,我们有三千曲礼,被想当然地贴上了古董的标签然后束之高阁。

柔性的社会生态被破坏,幸福就成为孤岛。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成为孤立的自由的缩小版的人。

是时候该问问了:我们奋斗一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真的只剩下成功了吗?真的只剩下GDP和KPI了吗?还是有更深层的目的?比如说,好的社会生态,好的生活,互敬互爱的社会共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