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红楼梦》第七回提到一个与宝玉年纪相当,相貌胜过宝玉的人物——秦钟。书中秦钟的戏份不多,从在宁国府初识宝玉,到与宝玉一同上学读书,后到姐姐秦可卿葬礼期间与智能儿的过往,最后与智能儿的事被父亲发现,气得父亲旧疾复发而终,不久后自己也郁郁而终。
一直不明白曹公为何写秦钟其人。既然与宝玉关系极好,是宝玉为数不多的朋友,不是应该作为男二号一直陪伴宝玉左右的吗?但曹公对秦钟这一人物所用笔墨少之又少,且匆匆安排了英年早逝。所为何故呢?
再读一遍〈第七回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后,即想到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宝玉与秦钟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正是应了这句俗语。而秦钟短暂一生的经历即是宝玉的缩影。
02
贾府上下几百人,与宝玉关系有疏有亲,但是从没有人让宝玉觉得相见恨晚。就是初见黛玉也只觉似曾相识,今日方久别重逢的感觉。
宝玉初见秦钟即觉秦钟人品出众,心中若有所失,痴了半日,乃自思道:
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可见宝玉是当秦钟为相见恨晚的知己的。
不光宝玉有比感觉,秦钟亦有同感:
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直到宝玉与秦钟攀谈起来问他读什么书,二人方收了惺惺相惜的心,你言我语,越聊越亲密起来。
03
这秦钟所谓何人?
秦钟的父亲秦业任工部营缮郎,为官清廉,比起贾家自嫌清贫,但秦家也是官宦之家。平日与贾家素有往来。宁国府长房嫡孙贾蓉之妻秦可卿即是秦业的养女,秦钟的姐姐。
按说秦家与贾家门不当户不对,秦钟的姐姐秦可卿还是养女的身份,为何能够嫁予贾蓉为妻,一直是红迷们争论的话题。秦可卿的真实身份也一直是个谜。
虽然秦可卿并非秦钟亲姐姐,但对秦钟这个弟弟还是照顾有加的。在贾府时常提起这个弟弟,所以宝玉十分想认识一下。可巧一次随王熙凤去宁国府游玩时就见到了秦钟。
秦钟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
王熙凤一见秦钟就笑称把宝玉比下去了。可见秦钟的相貌与宝玉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04
两人不光相貌一样出众,性格也有些相似。虽然知道读书的好处,却过得随心所欲,整日只知玩闹,不愿用功。
直到秦钟弥留之际才顿悟,劝解宝玉,好好读书,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只是宝玉只顾着悲伤没有听进去。
秦钟把宝玉当作挚友,所以他不愿宝玉如他一般无为而终,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业,保护自己想要的人与自己的爱情。所以劝宝玉要好好读书,立志功名,让自己变得强大。
秦钟短暂的一生和宝玉有太多的相似,就是爱情也是不能如己所愿。
曹公安排秦钟出场,又匆匆结束,予宝玉是一个要好知己;予读者,秦钟即是宝玉的一个缩影。相似的相貌,相似的品行,当然,还有相似的悲剧爱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