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的唱片行小伙子,即使你一個月至少兩次去買碟,他對你的音樂偏好再熟悉,充其量也就是五張推薦能中兩張吧。若再延伸到其他音樂類型,古典、爵士、世界音樂,每個細分的領域都有專業又熱心的大哥大姐耐心聆聽你的需要,推敲出一兩張風格可能合適的經典名盤,接著再從你的反應進一步推薦二、三。喜歡的人聲是男是女是高亢或低沈?配器偏好簡約或是大編制?融合曲風可以接受嗎?老一點錄音品質不佳是否介意?說流派啊,彈奏手法,特殊典故,經典錄音,樂手之間的關聯,講究一些的沒花個把小時下不了決心買下一張CD。
直至十年前我們都很難相信有天電腦化的音樂推薦會超越人腦,讓那一張張帶著笑臉的唱片行小伙從此失業。我們正討論的不是Amazon推薦你買這或那,不是emusic的“new for you”,也不是到處氾濫的“你或許會喜歡”。Spotify的推薦系統如今做到的程度,真正滿足了一幫音樂饞食者們幾無止盡的需要。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音樂先於其他產業,在數字化的路途上更為超前,傳統那一套更早被毀滅(先不論當今黑膠唱片有復甦跡象)。
Pandora網路電台的“音樂基因”系統投入商用已有十年,只要輸入一曲名或藝人名,音樂就會像流水般不斷宣洩出來。過程中若遇有曲子不愛,可以點選“略過此曲”或給它一個“遜”;推薦得好的曲子,就給它一個“讚”。由一群專家預先設計好的“音樂基因”,像個完整的音樂知識體系被置於電腦中,那是由人類教給機器,被嚴謹定義過的音樂數據集群。專家們將每一首曲子以不同的維度分類、貼標籤,以一套特有的科學方法加以分析解構,其風格、配器、情感因素,所有相關的一切都視作為歌曲的元數據被標記入庫。
後設的部分由用戶也就是我們來協助提供,透過點擊而讓機器知道我們各自的偏好,是如何不同於其根據“預設”數據所演算出來的“猜想”。而這些眾創集成的後設數據,則再由電腦分析,不斷完善推薦系統,也就是所謂電腦的智能學習。
十年後,這套做法成為數字音樂服務的標配,Spotify在“電台”這個基本功能之外,衍伸出我每天聽也聽不完的智能推薦曲目,精確度遠超出當年唱片行小伙子們的加總。為此,Tower Records“唱片城”收攤倒閉於我已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