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室友B实习回来后,跟我说,不知道要不要留下来,她一直在犹豫,让我跟她提点意见。
我给她说了我的想法。
“首先,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都可以啊,我家里人希望我去做外贸,我觉得可以。”
好吧,我服了。
然后,我继续跟她说:“你现在可以拿出纸来,进行分析。首先,你写出你可以想留下来的原因,不想留下的原因。”
“我现在主要就是房租的问题,这个押金交的有些多,而且还是以公司的名义交的。”
“那除开房租呢?”
“没有了。”
我继续问她:“你的工资多少?提成具体是怎么算的?有没有五险一金?”除了知道底薪,提成具体的怎么算,还不是很清楚,五险一金也不知道。
“我到底要不要留下来,留下,那个房租怎么办?”
“我觉得吧,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要不要留下来,你不能直接凭房租就决定。你要考虑,这个工作,你能都学到什么东西?你能够得到什么锻炼?你学到的东西、能力能不能为你以后的职业做加成?你的成长空间有多大?”
“这个还没有定,说要看以后的个人发展,再进行调整。具体做什么,就是学习如何进行上架商品、优化。”
“好吧,你现在实在不知道,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你可以自己想一下,留在什么岗位的可能性较大?
用SWOT分析,分析你留在那里的优势,好处之类;实在不行,你可以把留在那里的问题用鱼骨图画出来,为什么不能留在那里,原因,除了房租,还有什么,把你想到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
“你是把上课学到东西给我搬过来了?我现在哪有时间搞这个?考虑这个问题,还要用鱼骨图,SWOT分析,你以为这是在做作业?”
我其实是想告诉她怎么进行有效的决策的,帮她分析问题和决策的,结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
我的另一个室友A回来后,看我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做好决定,便开始了她的想法。
当她得知我的室友A在除了一个底薪和提成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签了三方协议之后,惊讶极了。
“要违约金吗?你怎么这么着急,你什么问题都没有搞懂,就签了协议,不是很懂!”室友A说。
然后A看向我,问我怎么回事,怎么说了这么久。我真是冤枉,我也是刚知道。室友B一回来一直都在问怎么解决房租的问题,然后,现在才爆出这些问题。
室友A觉得这样太草率了,什么问题都没有问清楚,就签了协议。
室友A 又接着抛出我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薪资待遇,晋升空间,以后的岗位,是当做预备员工,还是当做核心员工?这些都是要高清楚的。然后列举了她自己找工作的例子。
听得我室友B一脸懵,“我都不知道要问什么问题?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好多,我记不住?面试的时候,我一紧张就忘记了问了。”
室友A拿出手机,显示出一个问题清单:
1.薪资福利问题:工资、提成(具体的算法)?
2.有没有五险一金?要不要加班?加班工资怎么算?有没有假期?假期工资多少?
3.发展空间,晋升空间,能升到什么位置?升值路径?
4.要不要违约金?多少违约金?怎么样算违约?
5.员工的吃住环境:几个人住?自己租房/公司提供?房租每个月大概多少?伙食是自己负责还是公司提供自己付钱?
主要就是这6个方面,工资,五险一金,违约金,假期,加班,发展空间,吃住环境。
应该来说很全面了,室友B让室友A发给她。
室友A说:"这些本来就是在面试的时候问清楚的,你搞到现在才知道这些你不知道。这个是我的学长发给我的。你好好看看,明天问清楚,问清楚再决定。”
室友A 继续说,“你在面试的时候,就要准备好这些,连着自我介绍,想要知道的信息,问题,这些你都搞清楚后,再做决定,而不是这么急急忙忙地就去实习了。”
“我也是第一面试,很多都不知道。”
“你不知道,可以上网查呀,这些网上都有的。”我说道。
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次也不知道要问什么,可是,他们会思考: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怎么去做准备,需要准备什么。
首先,你得有这个思维,才能会有所行动。
不知道,不是借口,而是方法。
就像我同学,她不见得就知道具体要问什么,可是她知道怎么去知道答案。
找同学,问知道的人,上网查资料,这些,我室友B不知道吗?她肯定知道,可是,为什么不会应用在实际中?
因为思维的不同。就像我让她做SWOT分析,画鱼骨图一样,她以为是只有作业才会运用的,可是,她不知道,她不会这样想:怎么把学习中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掌握着很多的知识,却不用,那有什么用?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