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供应链仓配工作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想记录下我对仓库的看法,纯做仓库服务到底能不能赚钱。
仓库的定位是主要用来解决货物存储、流通的问题。这也有包含入库、出库、库内盘点等库内操作,从工作的范畴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奇特的点,每天做的事情也就差不多。所以从库内操作人员的技能角度来说,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
仓库的主要成本就仓租、人员、设备成本,这些都算是固定成本。如果仓库不是租的,而是自己买的,那仓库本身就是资产,通过买地而建的仓库或者通过买仓,这都算是投资,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仓库只能是越来越值钱。如果仓库是租赁过来的,那这个就是每月必出的固定成本了。 人员、设备是为处理业务而进行的投入成本,这部分的成本就要通过管理来控制,管理的好那这个成本就是可控成本。人员、设备所带来的生产总值大于仓租、人员、设备成本,那这个仓库就是挣钱的,最终能不能挣钱还是取决于仓库的业务量。
仓库的性质分保税仓、完税仓。在保税园区的就是保税仓,不在保税园区的就是完税仓。保税仓需要一定的纸质才能建,保税仓会还海关业务精密联系,保税仓的仓库数据是会受到海关监管的。完税仓一般又分为电商仓、供应链仓,还有一种是微仓。微仓是相对大型仓库来说,微仓一般做的是快进快出的业务,类似于中转场的概念,在国外的仓库一般叫海外仓。无论是什么仓,做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入库卸货、收货、验货、上架,出库拣货、打包复核、装车发运,库内盘点、转移,外加贴标、换标、换包、拍照、销毁等增资服务。
我一老乡就和朋友一起弄了一个仓库,主要是做国内电商仓,就谈谈他们是怎么玩的吧。
他们的仓库是租来的,这个可是一笔不小的固定成本。他们的业务主要来自国内卖家,其中有几个大卖家和一些中小卖家。主要是帮卖家们提供货物存储、打包出库发货的服务。这里有点背景需要介绍下,国内发货通常就是四通一达、顺丰、邮政、极兔、百世、德邦等,而这些配送服务商,都是按单量阶段报价,如卖家每日发货不到100单,那配送服务商基本就是每单6元,卖家每日发货100-300单,那就是每单5元,卖家每日发货300-500单,那就是每天3元。 但是他们仓库汇总了所有卖家的单量,基本上可以和配送服务商谈到每单1-2元。所以他们能赚到一部分配送服务的差价费用。
除了向卖家收取仓租费、仓库管理费,他们还向卖家收取服务费,如贴快递面单、打包耗材费、卖家寄语/卡片、礼品等。纸箱、气泡袋、寄语/卡片、礼品这些只能通过批量采购赚取差价。
仓库在帮卖家做货物销毁、易货上面也能收取一点服务费。
仓库另外还有一块能赚钱的点,就是仓库金融服务,帮助做货物质押贷款服务。但我老乡他们仓库做不了这个服务。
基本上我知道的,仓库能挣钱的点就这么多。但是仓库到底能不能挣到钱,还是要看业务量及经营成本。据我了解到的,能挣大钱的仓库很少,好一点的是挣个小钱,要么就是不挣钱。
如果说仓库不挣钱,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做仓库呢,那主要就看做仓人的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