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你问过我学佛后会不会因为“看破、放下”导致感情亲情越来越淡,越来越缺少人情味。当时一则没想好,二则修为境界不够,因此没能很好回答,甚为遗憾!此事虽过,实隐留于内心深处。今晨忽有心得,再为答之,以补向前之不足: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来自于对过去的挂念、悔恨、遗憾…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惶恐不安,而对过去的挂念、悔恨、遗憾等情绪,实质上也是对过去的行为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的担心,或者对已经逝去、不可挽回事物对未来造成的不完美的遗憾,担心这种不完美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未来。由此观之,对过去的挂碍实质上仍然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惶恐。所以综合言之,人的烦恼、痛苦这些“恐怖”皆是来自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颠倒梦想”。
人的自然习气特别喜欢预测未来,以期趋吉避凶,殊不知这就是“颠倒梦想”——只要预测未来就会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烦扰!因此“人有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并不正确:实际上人有远虑必有近忧(因对未来有颠倒梦想故),人无远虑,却不一定有近忧(因心无挂碍故)。所以佛教教导大家“放下”不切实际、不可把控的“颠倒梦想”,活在当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至于“看破”,则需证悟空性了。
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表现在对对方回报的期待上(“回报”二字又可划入未来范畴了),比如情感的回报:父母期望子女孝顺,情人期望相互恩爱,施舍期望感恩,善意期望理解……或者物质的回报:父母望子成龙,支持期望回馈,付出期望赏识………这些对未来的期待(挂碍)在不符合自己预期时就会变成焦虑、烦恼。因此释迦牟尼教你“放下”,不要对任何人或事报期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既然未来不可把控,那就做当下最正确的事情,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样即便失败也问心无愧,就可以将烦恼痛苦减低到最低程度了。
以上是“放下”的意义。但实际上佛教的“放下”是和“看破”伴生的,没有生起对缘起性空的理解和体验的“看破”是无法真正在世俗中做到“放下”的。所以佛教强调闻思修,当你真正体悟到“空性”时,才会敞开心胸,放下万缘,了知众生平等,明了我执乃一切之障碍,所有恐怖烦恼之源头!此时无我利他的菩提心才会自然生起。
因此,佛教的“看破”、“放下”不会让你变得冷酷无情,反而会使你之前只集中在自己和亲人朋友、支持者、投缘者等的小圈子的狭隘之爱升华到包括对怨敌等一切六道众生的平等无私的大爱——这就是所谓的菩提心了!
《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青源惟信禅师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佛法是鲜活的,与世间法不二的,最终是要到红尘中来检验的。学佛、修行不是把自己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家寡人。
诚然,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在正知正念稳固前,为了防止红尘的干扰、污染,必须要有一段时间尽量减少与世俗的过分接触(因此寺院都远离人烟),但最终还是要回归俗世普渡众生,需知众生即是道场,佛法即是世间法!
以上浅见,不知所云,或稍能于你有益,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