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上小学,儿子的很多同学都去读幼小衔接了,有的甚至读一年。等于提前上了一年小学。周围的人的做法不可能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我自然也有了几分焦虑,那我们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呢?
幼儿园组织了小学校长来做讲座。校长的观点:他自己的儿子也即将要读小学,他自己没有考虑过上幼小衔接。尤其是长时间的幼小衔接,比如半年。很多校外的机构是没有办学资质的,有的设置在大型商场里,也无法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果使用机构自己编写的教材,也难以保证系统的教学。校长提了句:80%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也许刚入小学的学习,孩子学起来很轻松,因为他学过了,也许从二年级开始,他真实的学习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没以前那么轻松了。也许家长又急起来了。我是觉得有几分道理的。
我做过几年的中学老师,老师是要比教学成绩的。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这句话是不够负责的。老师的教学成绩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生源,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有没有“好苗子”,或者说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有了“好的生源”,老师的教学成绩就高,没有“好生源”,教学手段会导致教学成绩会有差别(比如学生愿不愿意上你的课,导致学习积极性有多强),但很难特别好的教学成绩。有些知识花费了时间就能掌握,比如记忆型的,多背点时间,背诵的更熟一些,更多一些,分数是能提高些的。但有些知识是考察智商的,智商是天生的。换句话,一个高智商的学生,即便遇到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也是照样可以考高分的。而有些人再努力也是考不上北大清华的,智商达不到。
明白了这些,幼小衔接上不上就不那么纠结了。那只是要不要早学点知识的差别。将来学习上能达到什么高度,更多的是先天的智商决定的。
而事业或者人生达到什么高度,又不完全靠智商,马云并没有就读一流大学。成就确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幼小衔接啦,学区房啦,也许不必过于纠结。
顺其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亲子关系,优秀品格的培养也许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