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最大的障碍是其内部的既得利益集团,具体表象就是顽固的宗族势力、宗教势力、种姓制度,以及土地和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事实上,任何国家内部都有阻碍变革和进步的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在长期稳定的国家中。
印度的问题在于没有经历过彻底的现代化革命,国家尚未发展起来,蛋糕还不够大,经济社会结构还没有进行现代化改造,民众的思想也没有彻底解放。然而,阻碍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利益集团却已经做大了。
在一个国家中,既得利益者大都是与所处的大环境契合程度最高的群体。因此,既得利益集团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垄断,即垄断了大多数社会资源。二是保守,即顽固地拒绝从根本上改良经济社会体制。
原因在于一旦发生变革,他们就很有可能跌落神坛。如果允许关起上升通道的大门,他们绝不会留下一丝一毫的缝隙。三是落后,即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喜欢像李嘉诚一样把持传统的社会必需品行业,当一个坐地收租的地主。四是熟悉现有体系的漏洞,掌握了很多不能见光的灰色渠道。
所以,在当下的环境中,他们如鱼得水。但是这几种性质同时也注定了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是变革和改良的最大阻碍。然而,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必须不断的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才有崛起的机会。
处理既得利益集团有三种办法。一是通过对外扩张,引导既得利益者走出去,通过输入外部资源,解决内部发展问题。
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贵族对大航海和殖民地建设的资助,帮助其国家建立了海上霸权,也为他们自己挣得可观的收入。二是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更大的收益引导既得利益者转身,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围墙变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资源提供者。
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代英法德的封建领主大规模投资新兴工业,转变为资本家的过程。三是通过内部打土豪分田地,完成资源再分配,从根源上消灭既得利益集团,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社会主义改造。
所谓的现代化革命,主要任务其实也就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获取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空间,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资本论中提到的打碎桎梏生产力发展的枷锁,改造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然而,由于印度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革命,其民众的主流思想和整个社会的体系结构还处在前现代化阶段。
同时,由于时代发展的红利来的太快太容易,历史遗留问题又没有彻底解决。其国内过早的诞生了一个势力庞大、坐享发展成果、掌握了绝大多数资源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就如同封建时代的地主,拒绝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体系,只能允许小幅度的引入新技术,满足他们自身的享受。
他们一边通过优势地位获取超额利益,一边利用这些利益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他们享受着时代发展的红利,却又阻碍着时代的进步。
在印度国内的大环境下,谁也没有办法处理这个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