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扔下剧本就不见人。大家看剧本的时候,遇到问题就互相讨论商量。
导演自己先把这一出戏消化了一遍。导演是这样说服自己的。要不是有烽火戏诸侯这一出戏,后面的戏码没法演下去。
大兵压境时,周幽王举烽火,诸侯都来了,可是一看申侯造反了,还联合了邻国缯国,还有劲敌犬戎。本来大家都是为了利益才集结在西周的大旗下,现在看起来周幽王大势已去,帮他还不如先保住自己,倒不如撤退拉到。只要不一起进攻就算是对得起周幽王了。
再说,老丈人起兵修理女婿,这件事旁人怎么好插上一脚。而且,申国国势强盛,是宣王时候增封的诸侯国,自己的实力还不如他。退一步讲,想必这申侯也不会太过分,毕竟还有公子宜臼在,申侯不会因此灭掉西周吧。自己还不如当个吃瓜群众,一边看热闹得了。
当然杀王那一出戏要是演成这样,那也太出格了些。倒不如来这么一出烽火戏诸侯做铺垫,给远近的诸侯国一个台阶下,大家不是不来勤王,实在是周幽王你太昏聩,这一闹再没人信你,自然打仗时就没人帮你。
哎,所以呢,这黑锅,周幽王背定了。今天这一出就按照剧本演就行了。】
导演:今天咱们拍烽火戏诸侯这一场重头戏。大家各就各位。。。
周幽王:导演,我还有个问题。
导演:你说。
周幽王:这个剧本里周幽王简直像个二傻子,烽火戏诸侯,他不是找死吗?前朝的君王没有他这么傻的,即使商纣王爱妲己,也没像他这样,我怎么觉得自己演的不像是真事呢?这演起来太假了。
虢石父:导演,我还嫌自己倒霉呢,我这是招谁惹谁了,为什么馊主意都是我出的?
导演:一个一个说。封神榜,西游记演的是真事吗,大家不是一样很喜欢看。周幽王的人设就是这样,幽王是啥意思吗,昏昧的帝王。他出什么幺蛾子都不奇怪。
还有你,虢石父,你为人侫巧善谀好利,出这么个馊主意不正是你的长项吗,好好揣摩人物形象。
褒姒:导演,总觉得烽火戏诸侯这出戏里,褒姒就是祸国殃民的大罪人。可是褒姒不爱笑,周幽王点燃烽火,褒姒看到大家被戏弄一场竟然哈哈大笑,这褒姒也太奇怪了吧。她莫不是觉得周幽王太傻,忍不住笑啦?
周幽王:要我说,也许周幽王对国事已经丧失信心,就喜欢褒姒,想要趁着自己还有权利在手,就用一用。权利不用过期作废,只要能逗她开心,干什么都无所谓。
遥想周幽王爷爷和老爸那会儿,周厉王想搞创收,被国人赶下台,还在他身后安了个厉王的恶名,周宣王想要中兴西周,可惜也如昙花一现,未能挽救危局。周宣王晚年频繁对外用兵,国力耗损严重,打仗屡战屡败,到最后都没有大军可用,想必这些诸侯国也不是真心实意忠于西周吧。
到了周幽王这个时候,地震干旱都能编排上是帝王的不是。要说倒霉,我觉得姬宫湦最倒霉。
姬宫湦又不是那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就是个一般人。也许他想啊,像自己的爷爷和老爸那样的都以失败告终,自己这么平庸,应该更无力改变现状吧,还不如当一天帝王就痛快一天。
褒姒:可我还是觉得褒姒的举动不可理喻。她如果为自己身后计,为自己儿子考虑,就不会认同周幽王的做法。
我怎么觉得古代这些事很奇怪。一般亡了国,直接的原因都被说成是红颜祸水。商纣王的时候,编排过苏妲己,还传说她是狐狸精。周幽王的时候又来个褒姒,还传说她是小宫女生的妖精孩子。感觉女人长得美,进了后宫就没好事。
为了咱们这一出戏,我只能自己说服自己,这褒姒感叹自己的身世悲苦,终日不爱笑。周幽王虽然傻,但是真心喜欢她,做些出格的事讨她欢心也许在情理之中吧。
要是换了我是褒姒,没啥政治眼光,也没有理想抱负,有个傻子能如此待她,也就该知足了吧。
周幽王:哎,你这没良心的,周幽王为了你都烽火戏诸侯了,你还说他是傻子。
虢石父:你俩在这里头还能找到爱情,我呢,我才是那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呐!
导演: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分析了这么多。那咱们就继续,今天拍完烽火戏诸侯这一出戏。
各部门各就各位。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