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北京红黄兰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刷屏了,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愤愤不平及深深的恐惧。作为母亲的我,正在给明年上幼儿园的女儿选择幼儿园。看到这起事件的曝光,我的内心也久久的不能平静。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非常清楚这样的虐童事件,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我也经常在亲子沙龙中跟家长分享要做孩子的榜样,影响孩子。而虐童的老师所做的是影响了孩子,只不过是负面的影响。那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影响,还是控制呢?这个问题,引发我思考。直到我看到《深度影响》这本书。
书中的第一部份第一个基本问题就提到:
“好的意图”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没有“好的意图”,影响很容易变成控制。
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结合被曝光的虐童事件,看出来虐童的老师在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出了问题。作者凯伦认为这是影响力的道德问题,而这次虐童事件,也已经上升到国民道德层面的问题。
仅接着,凯伦提到深度影响力的两个核心:
最有影响力的人既受人喜爱,也受人尊敬。
如何找到我们认为有影响力的特质呢?凯伦提到了几个问题,让人更清晰了。而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喜爱和尊敬一个人的程度,反过来决定了他们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力。
1、谁是你认识的最有影响力的人?
2、写下这个人展现出来的最突出的优点,那让你坚信这个人很有影响力的特质。
3、将这些特质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那些使你喜爱这个人的特质,第二类是那些让你尊敬这个人的特质。
我开始跟着书中的提问,开始回忆一位张博士老师,是我认识的最有影响力的人。
我列出他的最突出的优点:谦卑、臣服、专注、重感情、乐于分享、善于思考。
让我喜爱的特质是:重感情、乐于分享;让我尊敬的特质是:谦卑、臣服、专注、善于思考。
列出来后,凯伦建议我们:
将你认识的那个有影响力的人身上你所崇拜的特质,转化成简单可见的行动,来表现出更多这样的特质。
根据与你互动的人和你影响他/她所运用的方式,你已经本能地运用了受喜爱与受尊敬这两个核心。你能够越好的评估情况,你所掌握的增加喜爱和尊敬程度行动方式越多,你越能更轻松地去影响他人。
回忆一天中你所经历与他人的各种互动。哪个特质(喜爱与尊敬)你会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运用的更多,从而发挥影响力?找出它并且继续保持。
我开始在生活中去刻意的练习,我喜爱与我尊敬的特质。每时每刻去觉察自己跟别人的互动,发现重感情,乐于分享是我自然而然显现出来的特质,而专注,善于思考是需要再加强练习的部份。小伙伴,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