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过得特别快,你再也没有时间去想太多,更不会有时间去浪费,更多的感觉是时间不够用,这时候就更加凸显学会与时间做朋友的重要性了。学会与时间做朋友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学会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其他的都可以闲置一下,另找时间完成。
我的每日记录系列意在帮助那些像我曾经那样无法开始,或者无法持续的人,希望我的记录可以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然后从我的记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节奏能够慢慢地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
01.晨跑
最近几天没有很好地做到早睡,也就无法保证早起,尤其是刚过去的两天晚上都是23:30以后才睡觉,因此这几天早上都只能在5:40以后起床。不过从今天晚上开始我能够做到在22:30以前睡觉,所以能够保证明天5:30起床。
今日闹铃5:40,起床5:49,洗漱13分钟,6:02分出门开始跑前热身,6:10分开始晨跑,完成4公里,历时27分,拉伸运动13分钟,6:50完成晨跑。
02.看书打卡
每日看书学习,不断地投资自己的大脑,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是一件“稳赚不赔的投资”。现在花在投资大脑上的时间,以后都会从只是变现方面有所体现。虽然知识变现正在由容易慢慢地变得不那么容易,但知识变现永远是这个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没有知识、不懂得与时俱进、持续学习的人很容易会被时代的潮流淘汰。
所以每日读书已经成为我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每日读书变成我的一种习惯。
瑞·达利欧说习惯的养成需要18个月,所以我就持续看书18个月,一天不落,直到让每日看书、每日健身成为我的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日常。
早上急匆匆地送锦哥儿去幼儿园,赶着上第一节课,时间很仓促,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上完,早上的课就告一段落。于是抓紧利用没课的时间看书打卡,在11:52左右完成今日打卡任务(如何做到保持头脑开放,作者说这是最重要的一节内容)。这本书价值连城,非常值得反复学习。
03.陪家人
早上、下午、晚上都有课,忙完工作,忙完自己的事情,回到家时已经是20:50左右,弟弟都已经睡着了。锦哥儿也需要早睡,不过他看着我洗内衣裤,他也嚷嚷着要洗自己的内衣裤。孩子想自己动手洗衣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当然支持他得想法,于是让他得爸爸帮他把内衣裤换下来,就让他和我一起洗衣服。
小小的锦哥儿蹲在地上认真洗衣服的样子真的让人感觉到他慢慢地长大了,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话,他想做什么,只要是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想法,作为父母的都应该想办法支持。这样既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也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
洗漱的时候和爸妈、刚哥他们聊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没事和家人聊聊天,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好过回到家各自忙各自的,没有言语交流,忽略了家人的沟通。
读书、健身、陪家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也是每天都应该做的日常。只不过同样的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同时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
今天跑步的时候听了剽悍一只猫分享了课程,背他分享的内容深深震撼,于是又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听这堂课。
印象最深刻的是“冠军理念”,意思大概是要让自己成为某个区域的第一,可以是自己所在的小范围第一,当然了能够成为大范围的第一更好。因为第一通常能够带来更多的“第一效应”和“第一资源”。
在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我庆幸自己正在成为我所在的小范围的第一:我是我们单位(我们镇上)第一个在早上6点开始晨跑的人,也是第一个加入付费社群学习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就是我所在的区域第一,只不过我这个第一需要长久地持续下去才显得有意义。而且只有我把自己的这个第一逐渐扩大区域,将第一的效应充分发挥,直至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时,这个第一才是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