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因为执念太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总会不自觉地抱有这样或那样的期待,总希望它们按照我们预想的轨道来运转。
一旦它们没有遵从我们的心愿,我们就会产生不满、愤懑甚至是埋怨。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这种执念,生活会快乐很多。
01
曾经流行这么一句话: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当你疲于奔命于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一心想要回到熟悉的农村老家,还没等大展拳脚,却发现农村路也滑,也会让你摔跤。
其实,要想有所成,要想过得快乐,跟你待在城市还是农村无关,它只关乎你的内心。
如果你执念太深,太过于斤斤计较,无论在哪里,你都过得不快乐,幸福只会与你擦肩而过。
在老家,有两兄弟因为土地分配不均而起纷争,甚至因此而大打出手。从此,有着血缘关系的两户人变得形同陌路,不再往来,就连他们的后代也不让一起玩。
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这两户人还是没法放下心中的仇恨,没法化干戈为玉帛。
缘何亲兄弟会反目成仇至此?因为他们心中的执念太深了。
老大自视甚高,觉得当小弟的必须先低头服软;而小弟也不甘示弱,总觉得当大佬的竟然心胸如此狭隘。彼此谁也不让谁,就这么僵持着。
直到今年春节,事情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两户人开始破冰和好。而破冰的推动者竟然是这两兄弟的子女。
老大的儿子今年要结婚办酒,想着邀请亲叔叔一家来举杯共饮,以此为契机,一笑泯恩仇。而老二的子女也觉得为了那丁点土地闹矛盾那么多年不值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于是,在后辈子女的撮合下,这两兄弟终于放下心中的执念与仇恨,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和解了。
02
在《心智突围》一书中,有段话说得特别在理:“执念就是一剂毒药,让我们对未来上瘾,同时也将我们带离了最有力量的当下,它的背后是对现状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恐惧。而这种焦虑恐惧的心绪,会把我们引向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死胡同。”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身边的人、事、物,我们往往都喜欢加上自己的评判,心里总觉得对方、总觉得事情要按照自己的预想来进行,从而形成一种执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谁谁该怎样,谁谁必须如何”。
结果,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于是,预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落差与失衡,从而滋生出种种不满、抱怨,甚至是仇恨。
人,最大的自私就是异想天开,总以为事事必须围着自己转。殊不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只会自寻烦恼。
既然执念是导致痛苦的渊源,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放下心中的执念呢?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处处皆是道场。我们不妨摒弃掉内心的执念和期待,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该做的事情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
当我们在不断地奋斗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与定位后,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而不会继续陷在苦闷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更不会再钻牛角尖。
当我们感受到别人的恶意的时候,我们便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不可以偏概全,要多看到别人好的一面。而看到别人的好,可以让我们抚平内在的不满与抗拒,回到平和而理性的状态。
当我们在不断地修炼中羽翼渐丰,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构建出一种不念过去、无惧未来的内心秩序,让我们收获内在的满足与幸福感。
03 写在文末
“因为自知局限,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与其执着于自己单一视角的预期,不如坦然地拥抱一路上遇到的人、事、物。”
放下心中的执念与苦痛,释放心灵的负载,才能拥抱更加美好而幸福的人生。
愿你我在复杂的人间烟火中都能做到不念过去、无惧未来,在善意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