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几代人,涓涓行笔,细细流淌,一次跨越年龄的心灵沟通……
作为一位母亲,我也是从呱呱坠地的孩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骄纵走向淡然,从浮躁走向平静,如今已成为古稀之年的老人。人生短短几十年,殊途同归,不过是需要不断学会一些东西,再舍弃一些东西。
10岁时,学会不哭,懂事,尽管家庭贫困,看着别的孩子新买的衣服时礼貌地祝福,不眼红不攀比。20岁时,嫁为人妇,学会担当,舍弃依靠,学会体贴老公,孝敬父母公婆。30岁时,儿女双全,学会务实地对待婚姻和生活,不求富贵,但求家人健康幸福。40岁时,学会舍弃闲言碎语,不受他人左右情绪,学会悦己。50岁时,学会平衡,看淡功名利禄。60岁时,舍弃“责任”,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孩子们学会承担和独立。如今70岁时,学会淡然看待世间一切,儿孙满堂,健康的身体与和睦的家庭远比一切都来得重要。
人生70古来稀,我衰老的不只是皱纹和白发,还有日渐佝偻的身躯,逐渐衰弱的气血……都说“养儿能防老”,我也很欣慰在你们的父亲离去的日子里,能够在老年时期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老人,我也是尽量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做到平衡——
家里孩子多,儿子与女婿, 儿媳妇与闺女之间只能是尽量一碗水端平,如果有偏袒谁多一点点,希望你们兄弟姐妹间多包容和理解,家和万事兴。试问有哪个母亲愿意伤害任何一个孩子呢?
一个家庭, 有了锅碗瓢盆儿,就有叮叮咣咣,谁家的烟囱不冒烟儿? 很多时候我会睁只眼闭只眼,不多管你们的事情。如果你们夫妻吵架了,我尽量不干涉,也不会以老思想、老眼光去指责、挑剔你们这不好那不好,更不会听风就是雨,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容易激动、发脾气,对你们批评、教训。如果你们犯了错,我也不会一味姑息迁就,但我只会批评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而不是儿媳或女婿。因为儿媳女婿,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有缘来到我们家,我不是他们的亲妈,不批评自己的儿子女儿就是护短。总之,能够帮助儿女即时止损,促使家庭幸福是我的心愿。
家里需要共同探讨商议的事儿,我会当面讲,避免猜疑,更不会在子女间传话,以免误传信息,影响家庭的和谐。
另外你们都有各自的家庭,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我不会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过分要求,占用你们太多的生活空间,干涉你们的生活,更不会只讲自己的需要,而不管你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保持精神独立,体贴、体谅你们,照顾到你们的感受,才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和睦相处之道。
不知不觉唠叨这么多,再说说我的身体状况吧。现在很多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比较好,没病没灾的,生活还能自理,但我前些年得了脑血栓后,虽然目前恢复得比较好,依然存在一些后遗症: 体力精力都感到大不如以前,大脑反应也越来越差,说话不利索,时常忘记说到哪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过的话,肢体有些麻木,手经常发抖,吃饭时偶尔会把菜汤洒在衣服上,走起路来步履蹒跚,速度迟缓。
平日里你们为了我的健康考虑,让我经常出去转转,带我品尝各种美食,陪我参观不同的风土人情,既想陪我散散心,又想让我锻炼身体。只是岁数大了,不管是行动能力还是作息时间都和年轻时有差异,和你们一起出去游玩,我一路走走停停,甚至会频繁找卫生间,很拖累你们,你们玩儿得也不尽兴。所以,我老了,儿女能给予我更多的耐心,少一些烦躁对我,让我一直很欣慰。我在老家院子里住习惯了,每天园子里除除草,种种菜,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时间如白驹过隙,母亲的人生已经是下半场了,我不求你们大富大贵,只要你们能够抽时间回来看看,我就很满足。如果时间允许,能陪我散散步,认真地听我说话,那我就更幸福啦 。
最后,母亲想说:孩子们,我的一生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走过。无论未来你们在哪儿,母亲最大的心愿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地幸福生活。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否要等到再也见不到父母的那一天,才后悔自己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他们?
伽人手记 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