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的读书笔记,是蒋勋的《孤独六讲》。很多人熟悉或者听过他的名字,大都是因为他关于《红楼梦》的解读和艺术史方面的著作。但是,我极力推荐《孤独六讲》这本书,因为里面讲的东西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无缝连接的。他讲孤独,讲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讲的非常透彻,是我今年读过的书里红线画得最多的一本书,所以笔记也做了很久……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孤独,其实并不是,大概只是寂寞。孤独和寂寞的差别很大吗?是的,很大。那些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人,会很享受孤独,享受特立独行,会感激孤独带给自己的成长,并明确地知道,自己必须一个人走下去,没有什么所谓的盟友。而寂寞,应该是所有人都讨厌的感觉,浅层次上是情感的缺失,比如,“我想谈恋爱!我也要秀恩爱!”再比如,“她父母好理解她啊!为什么我爸妈总是不理解我……”而深层次上是自我的缺失,并不是想要谈恋爱,只是想要被爱;并不是做什么事父母都跳脚反对,而是自己想要被纵容,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也没有寻求和父母沟通的方式。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是现实和网络相互交叉构成的生活。虽然“爱旅行”基本成了每个人对外标榜自我的标签,虽然大家总是容易在“世界那么大”“诗和远方”“逃离北上广”等浪漫意向上高潮,但大部分人还是窝在某一个有网络的角落,吐槽明星八卦打发时间,然后在临睡前充满悔意,在周末展望新的一周,在月底充满悔意,在年末展望新的一年……
我从来不认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种好的生活模式,我们需要关注时事,因为所有的新闻构成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甚至需要去关注八卦,因为所有纷争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人性,而了解人性,也就会了解人,包括自己、父母、爱人、朋友。
不过,在聊八卦和反观自我之间有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思考。现在很多人都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用一句极其讽刺的话来说,就是: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建议你可以有一个。而不会思考,还是因为没有了自我的孤独,在浮躁的社会里,充当了所谓“主流价值观”的拥泵的一份子,紧跟一个又一个热点,满腔热血、正义、激情,然而自己的生活却尴尬地不咸不淡。
所以,有空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呀,蒋勋的《孤独六讲》,一定能给你不小的启发。
蒋勋说:
我认为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使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作为一个孤独者,他能不能坚持着自己的思维性?这是很大的考验。
我们很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都愈来愈弱,甚至到最后干脆说:“大家都这样讲的话,我就这样讲吧,我就是缺乏思维。”
思辨本身并没有很困难,只要你不把每个问题都变成了是非题或者选择题。
西方心理学会主张,要把心理的抽屉全部打开,心灵才会是开放的,可是我觉得个体是可以保有几个抽屉,不必打开;就像我在写作画画的过程中,是不会让别人来参与,我觉得这样才能保有创作的完整性,得到的快乐也才会是完整的。同时,我也尊重他人会有几扇不开启的抽屉。一个不断地把心神精力用在关心别人那些不打开的抽屉的人,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他有很大很大的不满足,而想用这种偷窥去满足。
我认为这个社会,需要把这种偷窥性减低,回过头来完成自己。可是我们回顾这几年来媒体新闻的重大事件,都是在想着打开别人的抽屉,而不是打开自己的抽屉,而且乐此不疲,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我相信,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