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从小就在乡下长大的,和外公外婆一起住在四合院里,度过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在那个小又黑的房间,无数个和外婆睡在一起的夜晚被我视为最舒服的空间。
长大之后,对光源变得特别敏感,稍微有一点点的光亮,就无法入睡。在学校,夜里宿舍走廊的灯永远都是亮。还得感谢发明眼罩的大师,让我重新寻回了我的黑暗,虽然总会有那么一些光钻进我的眼里。但也勉强能够入睡。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在家里睡觉的感觉,因为同样在乡下,只要把灯火一关,整个黑夜都是为我拉下帷幕,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听着蛐蛐不停的歌唱,还有些不知名的昆虫也跟着附和,天气好一点的时候围墙外面的青蛙也会跟着凑热闹,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否认此起彼伏的虫鸣声是最好的安眠曲吧。这大概率是在城里没办法体验的,或许这一被我视为心安的感觉城里人也没法理解。
乡下夜里安静,是真的静。有些时候七八点钟坐在书桌前随便翻翻写写,便忘了时间,觉得已经到了半夜才停下来看看时间,才发现不过是过了半小时,按照夜生活的标准来计算,时间还真早。不过倒是因为安静,便早早的就有了困意,眼皮也跟着开始打架。 清晨偶尔会因为洒进窗户的第一缕阳光而醒来,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家里那只可能在“怀春”的傲娇猫咪叫醒,或者是树上的山上的成群鸟声吵醒。有的时候这两种声音夹杂在一起,就算困也已经没有了睡意。 不过也只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和明媚的阳光还有那颗果树上不断吐出的新芽才能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我:春天来了。 南方的春天,是潮湿闷热又窒息的。 绵绵不断的春雨,潮湿的地板,闷热的空气,还有吸收过多的水分而变得软绵绵的纸张,这每一样东西,都能让我透不过气来。这个时候只有走几步,去妈妈的小菜园看看我的向日葵,看看妈妈的种下的蔬菜水果,看这些生命孕育的过程,看它们因为春天而得以生长的样子,才能由心的感谢春天的给予。
因为春天,各种生命才得以延续或者生长。这是我唯一喜欢春天的原因。 来自于对无声生命的喜爱。我喜欢看种子孕育的过程,这也是我喜欢种向日葵的原因之一。我能见证它们从一颗瓜子米到一朵花的过程,这种感觉或许有点像是出于女性的天然的母爱?给每一株植物不断的浇水、施肥、除草偶尔还跟它说说话。似乎我把所有的耐心都倾注在了每一朵花里。我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期待六七月的向日葵。明天周日,菜地的野草可不能再让它肆意妄为的生长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