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由来
为什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转载
“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共和一般包含共同享有权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和的权力主体包含的范围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强调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执行。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之方案”。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讨论时,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号提出质疑,他表示国名太长,建议去掉“民主”两字。最后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在世界上国家制度(政体)主要有三种:
君主立宪制即首相内阁制,如英国,日本等;联邦制即总统议会制,如美国,法国等;社会主义制,如中国,古巴,越南等。
国庆节的由来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鲁迅夫人)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此后改称为国庆节。
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的三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