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
非暴力不是今天用了、明天就可以抛弃的权宜之计。非暴力也不是让你变得温顺或听话。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
2、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3、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她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的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举例:一位母亲可能对她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力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大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的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的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感受、观察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谊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谊相通,乐于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