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以为,
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
直到后来才发现,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一直没有认真读书的习惯,也许从小的家庭环境促成了我的固定型思维,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工作生活婚姻以及孩子教育问题上,都按照自己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进行着,是的,如果没有这半生以来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经历,我也不会寻求另一种人生轨迹,寻求一种改变和成长,之前陆续参加过几次孟老师组织的活动,从15年的时尚丽人同学会至今天的樊登读书会,那时只是参加而已,没有觉得有多重要,几年过去了,我的人体验在这几年里可谓是苦辣酸甜,跌宕起伏;再次遇到孟老师以及身边坚持读书的朋友们,发现一些事情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盛田昭夫说过的那句话:
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物都太难,太复杂。
真正的成功来源于长久的积累和量变,那些看似随随便便的成功大多藏匿着投机和速朽的命运!
于是我用了自认为比之前用心的心态重新开始听书,在每一本书里我觉得都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前几天孟老师提倡大家写简书,我的固定型思维又占了上风,我写吗?我学历低文采不好,别人会不会说什么,我写什么别人才会记住我,一切都是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想,真正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多,朋友说写吧,只要开始就好了,《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有机会能更加的了解自己,让我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用固定性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并以此做出一系列的行为和决定。书中举了很多例子都让我很有共鸣,看书的过程就像一个不断回顾过往以及不断自省的过程。
可能是因为从小家里孩子多,我又是家中老大,家里的生活过的也不宽裕,父母没有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很小的时候其实就非常关注自己的穿的衣服好不好,别人会不会取笑,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会不会认可,一直努力的倔强的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与众不同”,为数不多的几年学校经历里,自己也是爱弄一些动静来引起别人对我的关注。于是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心智一直愿意停留在那个年代里。
书上提到了关键时刻和失败的看法,每次面对失败时候我都会选择放弃和逃避,不相信自己,小的时候怕被爸妈嫌弃和打骂,上学时候怕被老师点名同学们嘲笑,工作时候怕被同事和领导们瞧不起,那时候的我没想着怎么努力变得更好,而是选择放弃努力,逃避再一次失败的可能。
工作和结婚之后,顺利的时候往往问题不大,但是一旦遇到问题时,思维模式的不同就导致了很多选择不一样。看到书中关于婚姻关系的阐述时,真的是让我有种突然顿悟的感觉,因为我就是有书上说的典型的想法:我就是认为婚姻关系“如果你需要为其努力,说明他注定不属于你”,“希望所有的事情能自动发生,就像童话故事一样,‘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认同“问题表明性格存在缺陷,一旦遇到问题会认为是性格问题,从而觉得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感觉我们都30几岁了,想改谈何容易,更容易破罐子破摔。
可以说通过回顾我之前的生活,我能深刻的体会到书中说的固定思维模式,也体会到它的影响力。当我遇到烦心的事情的时候,我曾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自卑了,或者是个实实在在的悲观主义者?但其实不是的,因为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且很乐观,所以悲观主义和自尊心论都不能解答我的我问题,但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并不是事情本身造成的影响很严重,而是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思维模式有问题,轻易放弃,不能接受挑战,容易产生失败感。的确当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的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情,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为什么当事情发展不顺利时没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接触到这种优秀的思想,我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能持续改变成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让孩子成为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和思维模式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德韦克博士认为,固定性思维模式,只是提供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它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
而这成功,也包括大脑的成长。
成长型的思维模式鼓励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奋勇前进,要不畏挫折,不惧困难,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别人刻苦,才有可能保持成功,如我们身边的一直激情状态满满,身上全是正能量的孟老师!
不知谁说过,人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感谢大家一直的陪伴和鼓励,感恩生命中这美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