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录了清明小长假三天都干了些啥,实际上这个小长假除了昨天写的追忆故人、吃、喝、游玩之外,我和大儿子还发生了两起矛盾。
这里是分隔线,下面开始叙叙这两段插曲。
前文有述,第一天,我们回了老家,实际上是孩儿他爸、小女儿和我,我们三个人回的,老大没有一起回去。
具体是这样的,定好要回家,前一天,我就开始在备忘录里面写要带的东西,整理好一包一包的放在家门口,出发的时候拎上就走,免得落下。
第二天一早,早起给大家准备早餐,我自己先吃完,等着小女儿睡醒,只照顾她穿衣、洗漱、吃喝,弄完就可以早点出门了,因为妈妈年纪大了,我想早回去会儿,能帮她尽量帮一些。
大儿子早就醒了,(一般逢周末、节假日他会醒的比上学的时候早,而且还不用叫),待在卧室看平板,饭凉好了以后,喊他出来吃饭,喊了五遍才出来,我顾着忙小女儿,看他出来了也就没说啥。
最近几天天气忽冷忽热的,两娃儿都有些咳嗽,要吃药,等他们吃完饭,我刷完碗,又给他们俩个泡上药,吃上才能走。
小女儿吃药,他爸负责喂了。
大儿子吃完又回卧室看平板,药凉好了,再叫他出来,又是两遍,出来以后,把第一种喝完,剩下另一种就坐那儿不喝了。
这会儿功夫我就把该弄的都弄完,衣服、鞋子也穿好,就等他喝完药出门了,他大概坐那儿一分钟了,仍然没有要喝的意思。
这时候我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忙活一大早上了,就等出门了,他这不紧不慢的样子,着实气的要命了。
我提高了声音对他说:“赶紧喝呀”,声音这一抬高,他就不高兴了,对着我喊:“你吼什么,急什么急”。我:“就等你出门了,磨叽啥,快点”,他气呼呼地:“我不去了”转身就回卧室,关起门。我:“不去拉倒,自己待在家里吧”。
然后,我们就走了,他也没有跟出来,这是我和大儿子假期第一天的小插曲。
第二天上午,我送大儿子去上辅导班,到了楼下,我忘了因为什么说起了让他上完这次的辅导班就不再报了。原因是辅导班上了对学习成绩并没有起到作用。
就这句话,又惹毛了。对我说:“不上就不上,连学也别上了”
哎。。。。。。我说的不对吗,上辅导班的目的不就是要提高成绩吗?
我也是直想骂人。
这是我和大儿子假期第二天发生的矛盾。
我跟弟妹聊起了这些事情,感叹现在孩子为啥会这样,做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卑微。
弟妹说她家儿子在高三的时候,学校组织摸底考试,他想去参加就去,不想参加就不去。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睡到报考系统关闭的前几分钟,差点就错过了,父母也是没有一点办法。
弟妹跟我说,跟她的比,我这暂时不算啥了。
确实,昨天的游记里面写了,弟妹两口子对孩子的耐心程度。和她相比,我确实还需要再历练,再多给孩子些时间,再多份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