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一直渴望在某一个城市停下脚步,却一直是一个双肩包,左边雨伞,右边水杯
这些年背烂的双肩包应该有蛮多个吧
到了一定的年纪,却还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资源
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却又一次又一次在他乡的夜晚独酌一杯
清明节的在故乡听了三天雨
仿佛聆听了这片土地曾经的热闹
渐渐的,故乡越来越陌生了
曾经某段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
然后又告诉自己,勇敢一点
似乎某种宿命的安排
12年前的昨天,是我独自一人奔赴包邮区的时候
作为一个广东人
在包邮区的时间,远多余在广东
包邮区这个词,应该是在十年前年前才开始流行
清明节前仔细读了一位高中同学的《家乡的车站》
我们都曾经从那里出发去异乡求学
曾经,我们是不是很多人,第一次到县城还是在高三
在周围都是邻省山林包围的狭长山谷
交通显然是欠发达的
应该是2014年才通火车
当时还在上海上班的我却没有坐过一次从上海直达家乡县城的火车
貌似我一直都喜欢写点酸溜溜的小作文
自古文人好像都是比较穷酸的
貌似这种调调的作文
看多了自己也觉得有点无聊
作文好像写的都是某一种心境
总想表达点东西
却又故意隐瞒一些
经常被某同学嘲笑:我这就是闲得慌
如果连写作都要想想写点别人喜欢读的
那是不是有点累
我们有太多的时间都在疲于应付
难得有点心思来吐露心声
或者说发发牢骚
写作是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偶尔听到别人的一句:“老彭你还蛮有文学造旨”
本应为“文学造诣”,但“文学造旨”貌似更显幽默
写到最后,多半都是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