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xǐng]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 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引申
君子不忧不惧:内心光明,亦复何言?
很多人错误地把“不忧不惧”理解为“没心没肺”或者“没良心”。其实不忧不惧并不是毫无愧疚感,也并不是说这个人从来不会犯错。能做到不忧不惧的前提是,你清楚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样一来,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事,你都能内心光明,问心无愧,这样才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做到不忧不惧。
感悟:
君子不忧不惧。
如何做到不忧不惧呢?我认为,首先是心中坦荡荡,有一颗公心,不做损人利已的事;其次是周密计划,具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己,而患不能也”,能也就是担当重任的能力。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wú]。”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 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由命运决定,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 君子认真谨慎地做事,尽量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的人,都会成为你的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引申
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缘好是可以培养的能力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那些人缘好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优点。比如做事认真勤勉,不会让别人替你“背锅”;比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说话办事有礼貌等等。所以,好人缘其实是可以通过改善自身而培养出来的,懂得尊重他人,才是与他人形成良性互动的前提。
感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普通公民,首先做到“修身,齐家”,提高自己的素养,居处恭,行而敬,自然会有友“远来之”。
记得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你用追马的时间,不如种一块草地。草茂盛了,自然就会有成批的马跑来。
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