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断断续续听完了讲座,心情无比的复杂。这段时间的焦虑,真是由于孩子引起,更深层次来讲,是由自己引起,自己也对习惯有一个不够清晰的认识,自己都不太懂,那传递给孩子的,又有多好的习惯呢。
真正优秀的孩子具有的八个习惯: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合理归因,暂时我记住的是这几个。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意识倒自己的问题,会立刻克服并进行调整,但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我现在把刚才发生的情境再现:
两点半到了,我要求的下午只有两个小时的写作业时间,也就是到四点半,我们就要外出,参加活动锻炼,但是哥哥知识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嗯。接下来,我让他翻看自己的作业登记本,谈谈自己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两个小时,果不其然,选择了用手机完成一起作业网。我不同意,我希望他先完成难度挑战度高的作业。哥哥选择了完成语文摘抄作业。我要求哥哥二十分钟完成,在这二十分钟时间里,哥哥不停地走来走去,不出所料,时间过去了15分钟,才写了不到二十个字,我心里又开始冒火了。他谁自己鼻塞,走来走是为了擤鼻子。
在刚打完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首先时间的安排是我安排的,完成作业的次序也是我要求的,作业的时间也是我认为二十分钟的,写作业的主人始终是一个被安排的角色,“我”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可以怎么做,没有思考!
再有,我几乎有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写作业上了,其实还应该有运动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的时间的 ,但是都在这烦人的拉锯战中消失殆尽了。感觉心好累。
我应该又要再次启航,学习关于培养习惯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尊重哥哥的个人选择,不要每次都不断地代替他选择了。
同时,要认真记录他完成每一项作业的时间,让问题清楚地暴露出来。习惯哪些才是最重要的,要找到最重要的进行抓手,不要企图抓住所有的习惯。
在敲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会想起自己枯燥又比较艰苦的初中岁月,感觉自己真的好傻,习作不过关,就不会多找基本习作书看看,不停地模仿吗?哪一个不过关就死磕呀,找方法找人帮忙呀,真的好傻呀。所以,培养优秀的习惯,我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再进行深度的学习,更优秀的做法就是进行深度的链接。
、优秀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自己都拎不清,是很难把这件事说清楚的。要从自己的做起,放下手机,放下这些互联网中被数据盯紧的噱头,尝试着静下心来,好好生活,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