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传颂至今,诗中道尽了母亲的爱,与其说那装满密密缝制衣服的包袱卷是旅行最好的行囊,不如说母亲的这份爱是游子漂泊人生的出发力量。
母亲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有爱就够了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姜文曾被问道:“此生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姜文说:我和我妈总是处不好。我特想处好,但是就是难讨她高兴。有一次回家,我妈拉住我,神秘掏出一个鼓鼓的红包。我打开一看,顿时心里不平静了。红包里面都是钱,鼓的都快撑破了,还有外汇券。我说不要,我有钱。我妈说,你这几年都没拍电影了,哪有钱啊。
朋友劝我说,那是你妈的心意,不好违背。于是,我收下了。就这样,一收收了两三年。有一天,妈妈得了脑梗,人一下子就过去了。就像她的脾气,我妈是个牛人!
我爸是当兵的,他常常打我,可是我妈打我更多。她认为老大打好了,下面的就都学乖了。不管是不是我的错,最后都是我的错。有一天我兴冲冲的把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妈面前时,她随手一扔,看也不看,说:“你那盆衣服还没洗呢,还不快洗去?”
弟弟姜武高中毕业,两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都没考上。期间,母亲不但没责备过,还一直不停的加油鼓气。
后来,姜文第一次导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他幼时生活的写照。由斯琴高娃演的小军妈常打小军。据说,姜妈妈看过这部影片后,生病了。以后见到家长打孩子,一定会制止说打孩子不好。
看完这个故事,我突然就被心酸击中。人生没有再来一回,有多少母子在这样相爱相杀中彼此惦念。“老大管好了,后面的就好管了”,如此这般的“信念”是否也曾指给父母方向,甚至成为父母的借口。直至少年长成后,父母才幡然醒悟?
做父母这个工作是要不断学习、训练、复盘,再学习的,仅仅靠着所谓的“本能的爱”而没有方法,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不负责。孩子是上天恩赐给我们最好的学习机会,为他们学接纳,学重视,学共情,学爱。学着学着,我们内心那个蜷缩着低着头的小孩,也会站起来,迎着风,向着光,跑起来。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疗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与自己和解,才能与父母和解;没有好父母,就做自己内在小孩的好父母。
很多家长做不好父母,认为爱是他们给孩子的礼物。其实不是,爱是天性,表达爱传递爱的方式才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