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不求财,求因不求果。理心即理财,理因果即理万物。
心有多空,目无牛熊。心无旁骛,灵台透亮。
不求精确,只求正确。不做专家,只做赢家。
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脑筋。
买心安的逻辑,而不是心安的股票。
剖析人性,而不是分析公司或图表。
利用人性,而不是克服和消灭人性。
把一串佛珠放在键盘边上,佛珠上刻有如来或观音头像(男戴观音女戴如来),当有任何一丝冲动的时候,去转动佛珠而不是敲击键盘。佛主没有义务保佑你,但你可以由此让自己心安,久而久之,心中有佛,收放自如,佛珠自然也可有可无。
即使你自认为胜券在握,也要在盘前制定严谨的交易计划,并且必须写下来放在键盘旁边。因为,那是盘中情绪激荡时的镇定剂。
即使只有一个账户,也要在心中分成A和B两部分,A主要负责拿,B主要负责玩,前者赚到,后者赚笑。拿到何时?逻辑无法心安即离场。玩到多久?连续三把做错即收手。
与众不同,才能非同凡响。但即便如此,也千万不能任何时候都刻意与天下人为敌。趋势明确时要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趋势模糊时要另辟蹊径特立独行。
交易只分为买入和持有两个环节,至于卖出,不过是持有的最后一个步骤。心里只有位置没有成本,止损只做市值管理而不以盈亏为买卖依据,只问持有的逻辑是否消失、改变或为更强逻辑所取代,不要强加卖出的概念。
传统的投资观是把希望寄托在公司身上,自认为或听信专家看好就越跌越买,这才是真正的赌博。而正确的交易是等待天机闪现,然后顺天行道。选股总结果看似乎居功至伟,其实真正的成功秘诀尽在时机,选时胜过选股,时间才是唯一的股神。伟大的交易,经常就只是选好时机买入然后一动不动,直到它自然而然变得伟大为止。
和股票共同起伏的结果看起来很悲催,其实,能拿住大牛股的杰出交易,大都经历过很揪心甚至可以说非常窝囊的持有阶段。因为,唯有如此,你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读懂它的深邃和辽阔。
赚小钱靠技术,赚中钱靠心理,赚大钱靠格局。未经极度煎熬的切肤之痛,就不可能铸造和升华超凡脱俗的巨大格局!
炒股的最高境界是“反人性”
做投资的都听说过一句话,要反人性。那么人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反人性?
佛家有五毒的说法。这五毒不是毒药的毒,但是却堪比毒药,妨碍我们的本性:
贪、嗔、痴、慢、疑。
人性的特点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这就是人性。
股市上眼花缭乱,貌似到处都是机会之时,市场上也同时充斥着喧哗与骚动,而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浃背的身影,基本上都是散户(包括某些所谓的机构操盘手都如此)。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入市捡钱,最终可能被人给“捡走”了。人类的认知结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市场参与者的交易,其实交易的是认知,交易的是自己的价值观。人类在千百年来进化出的普遍人性,是求存,而非求真或求品德。很多人交易并不是去追寻真相,而是想获得认同。所以上涨时会找一堆利好的理由说服自己,下跌时候又会找一堆利空的理由。为什么要找理由?因为你的仓位决定了你的立场。真正能客观冷静看待市场的,少之又少。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力图让环境适应自己。
改造环境,改造自然,这本来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很好的,然而放在股市上,就不能这样,而是要顺应大势,顺应环境。
做投资和打工上班不一样,他不是每天有固定收入,而是在机会来临时,有一波大收入。穷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区别是,穷人每天都在找机会,一天没有收益他就会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有收益——即所谓的细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机会其实并不多。所以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去准备和等待。
如名著小说《基度山伯爵》结尾所说: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在等待与希望之中。
等待是不激起人性对抗,这是顺势,是蛰伏,
希望是巧妙而正确的引导,
这就是智慧。
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忍得住寂寞,克制自己的欲望(本性)。
社会学中有一个实验很著名:递延享受。
这个实验很简单:叫来一堆小朋友,来来来,有糖吃,给你们两个选择,(1)可以现在立刻得到一块糖,(2)或者等上一个小时拿两块糖。小孩子选完后,按照选择的结果分成两组,进行长达几十年的对照观察。
几十年后发现:选择等上一会儿拿两颗糖的人,成就明显高于那些立刻拿一块糖的人。因为这些人能递延自己的享受。
人,是有动物性和社会性的。我们反的人性,其实就是反动物性,反我们的本能。能克制住自己欲望,理性去选择,是很难的,但是很重要。
抖音这些短视频为何那么火?因为看视频减少了你的思考,这是符合人性的,而看文字的东西要动脑子,大家上班辛苦一天,下了班就不想动脑子了。
包括我写的东西也是,翻翻我的历史文章,阅读量才几十,多数人不爱看,觉得又烧脑又长,这是个十分正常的现象,要是看的人多,我才震惊,等到那时,就代表着投资市场越来越难赚钱了。
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递延自己的享受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但这种等待毕竟是痛苦的,是反人类天性的,
人性的特点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
可惜能做到的人总是那么一小部分,
所以这世上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