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玉米是7毛钱还是6块钱,没人会关心这个问题。3万块钱的车和300万的车都有人买,玉米这点钱实在是没那么重要。看到有人很认真的在那里算种子、肥料、人工各种成本,我真的觉得好笑。定价多少是市场行为,和成本多少实际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奢侈品如果按照材料来算,根本不值一提。消费升级不可怕,可怕的是消费升级了就再也降不下去了,古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们关心的问题可能是,卖的贵的玉米,最终受惠的是谁,卖的便宜的玉米,最终吃亏的是谁。如果我们花了6块钱买到了价值1块钱的玉米,我们就会暴跳如雷,想问一下还有5块钱去了哪里。如果玉米卖的贵,最终受惠的是农民,我们好像也能接受,而如果是中间商赚了很多的样子,我们肯定是不能忍的,自然,如果我们花7毛钱买到了我们觉得价值一块钱的玉米,我们觉得是划算的,至于农民和中间商,我们才不管他们是赚是亏,但是这种情况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大家都是开公司赚钱的,没人给消费者做慈善。很显然,整条产业链里面能够“无偿”投入的只有国家机构。
一亩地的经济价值主要决定于种什么作物,其他方式都不可能使得农民的收入有质的飞跃。很多地方靠种粮的农民(非农业公司)一年种粮利润少的的甚至不到万元。一亩地里即便种上最美味、最高产的玉米,也不如种上烟叶或者中草药价值高。国家不可能放任粮食价格跟随市场变化,粮食价格必须在收入里面占比合理且稳定,所以唯一能切实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只有国家,其他任何声称能为农民特别是种粮食的农民谋福利的,都是很难的。
所以,即使是企业能够轻微的帮助到农民,所谓助农只是很少一点。为了助农1块钱去买100块钱商品就太舍本逐末了。条件不错的自然可以捐一点,自身经济也不好的,只要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相关税务,就是给整个社会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