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到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度,你年初的目标完成了多少?看了多少本书?学了几项技能?考了几个证?升职加薪实现了吗?……
看着年初时自己信心满满列出的目标清单,多少人默默地合上了本子,暗下决心:“算了,我从明年开始……”
”今日事,今日毕。“这是多少人从小学就听过的道理,可是长大了,“不要着急,事情一定会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做完的……”却成了我们自我催眠的金句。
人性的本质就是如此,每一个人都符合“热情递进法则”,从开始打了鸡血似的踌躇满志,可是到了第二步、第三步,就越来越觉得无趣,最终完全抛弃。多么华丽的手帐本,多么厚重的成功学书籍,多么有口碑的工具,为什么在你身上就是没有用?!
因为,不管一个计划有多完美,不执行就等于没有。职场人,究竟要怎么样激发自己隐藏的执行力?
1、定制可实现的目标
或许你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章《从月入三千到月入三万,他只做了这些事!》《毕业三年,凭什么他比你混得好?!》《一年看300本书,他做到了》……于是你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年之内收入翻十倍,晋升管理层,看300本书,每天去健身房锻炼……
可是当你执行起来的时候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从1到100或许不难,最难的是从0到1,跨级成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你做不到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迷茫,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
目标,一定是可拆解的,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划分为无数个小目标,这样我们执行起来才有成就感,促使我们去完成下一个目标。建议大家可以给每一个小目标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目标清单与奖励清单挂钩,非常有效。
另外,制定目标时要获得大众的认可,在心里默默埋下的目标一般都很难实现。因为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比想象中的差,或许你未必真的了解自己,尤其是职场人士在制定目标时,不妨向周边的领导、同事询问一下,看看他们认为你的目标是否可行。
2、选择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很多时间管理的书籍都告诉我们,一天可以当48小时用,但是现实中,很多人仅仅是工作的8个小时都不能充分利用,还谈什么全天的时间管理。
相信大家都听过“优先级”时间管理法,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划分为“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维度,按照优先级的顺序依次处理。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维度的任务不应超过3个,否则就会导致后面的事情永远做不到,这样列出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还有非常有名的“番茄工作法”,认真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这是很科学的时间分配。不过切记不要过于追求每天的番茄数,重要的是在这25分钟内,你是否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完成番茄之后,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和疲劳状况,可以选择将休息作为一个番茄任务,避免让自己产生负能量。
3、摒弃多余的干扰
大多数人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喜恶,但是从未认真思索过自己的深度需求。你的情绪和喜恶,其实正映射出你的内心,究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先弄懂这个,你才能心无旁骛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看到题目“摒弃多余的干扰”,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心灵层面自我催眠的手段,其实不然,从执行的角度来说,意志力固然重要,如何长久地维持意志力,其实需要从策略的角度理性地形成。同时执行的目标以3个为最佳,不应该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目标越少、越精确、越易执行,抵触情绪就会越小,坚持下去的几率就会越大。例如你的目标是精通某一项职场技能,可以从每天掌握一个小的知识点开始,细化到每一天的任务,时长最好不超过半个小时。
4、及时获取自我和外界的反馈
看不到尽头的努力是很可怕的。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习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可是人外有人,周边的比较是无休无止的,所以很多职场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觉得“有上进心”是一件极度消耗自己的事情。
所以,及时获得反馈就变得异常重要。在执行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是我们第一点提到的,要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其次就是想办法克服两个最受阻的时间节点。
第一,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摒弃自己过去的惯性思维,把每件事情当作一个全新的目标去实现,这样才能抱有热情。第二,中期。中期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层面都进入了疲劳期,这时我们就需要外界的奖励来刺激自己。
在职场中,与团队结伴执行任务,会比自己单干效果要好的多。相互的鼓励,理智客观的分析评价,都是反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自我反馈也不仅是情绪层面,可以自己制定打卡表格、写工作日结、自我评价等等,都是自我成就感提升的好方法。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很多任务没有坚持执行下去,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给了自己太多的负面情绪,给自己建立了反射机制——”我做不好,做这个会让我很痛苦“,于是我们本能地开始抵触执行。一项短期任务的执行,两到三次地未及时完成都是正常现象,要记住,我们不是机器人,未完成不是因为你笨,也不是因为你懒,只是因为你是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