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算过你一年到底听过多少课?千聊、荔枝、得到各个平台……育儿、亲子、情感、成长、职场各个领域……
那么,你现在还记住的又有哪些?
我2018年一共大大小小,收费免费都算下来一共有35个课,有好几个还是系统训练营之类的。其实每一个课都是很打动我的,直击我的某个痛点。当时听完也会让我非常感慨,非常受用。然后这种感觉会推动我去听更多的课,可是随着听课数量的增多,我的头脑反而开始混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改善呢?
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最有效的大脑思维整理术》。我想,也许我的头脑现在就是太混乱了,是时候给大脑来一次大扫除了。我就开始了方格笔记的旅程。
方格笔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笔记方式。通常来说,所有写在方格笔记本上的都可以叫做方格笔记。我这里要说的是我比较常用的黄金三分的方格笔记。记录这种笔记首先你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记这篇笔记。明确了目的就不会胡乱什么都记了,而只留下那些对你有帮助的。然后就是按照框架格式去分类记内容。最后要把本节的内容浓缩成3个重点。这样你就完成了一篇完整的方格笔记了。
笔记是辅助我们记忆、回忆的,因此不用满满都是字,只要能够提醒你让你回忆起这个内容就可以,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各个部分的记录方法,要拿出纸和笔,开始记录咯。
第一步,思考记笔记目的。记录之前,你可以预习一下这节课的标题、主要内容、讲授人资料、自己之前了解的关于这个内容的知识有哪些。然后带着疑问去记录,例如,这节课有哪几个主要内容,知识结构是什么?等等。
第二步,按照框架来分类记笔记。方格笔记胜在它的框架结构。首先要用两页A4那么大的纸,先用红笔画出一条线,再用蓝笔画出两条竖线。这样就分出了四个区域。最上面这一条是标题栏。要用黑色笔写出本节标题,以便日后查找方便。笔记都写完的时候,在写出本节的3个重点。
下面三个分别是要点栏、拓展栏和应用栏。要点栏主要是记录本节课的课程主要内容。注意是主要内容哦。所以你要找到这节课的框架结构。把结构梳理清楚呈现出来就可以啦。当然有的朋友也喜欢在这里画思维导图。我个人觉得思维导图的结构不是特别清晰,当然对记忆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建议你还可以用金字塔结构或逻辑树来整理结构哦。这样便于一目了然。例如,这篇文章看到这里,你会知道,哦,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方格笔记的重要性、框架结构两个部分。重要性部分主要说了可以整理大脑、帮助记忆。框架结构其实就是用法,包括各个部分怎么写,注意的点。怎么样,这样看这篇文章是不是就很简单了呢。
拓展栏主要是把这节课的关键点,或你需要补充的内容写在里面。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金字塔结构或逻辑树,你如果不清楚,那就可以百度一下,然后把你理解的内容写在拓展栏里。
应用栏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事情说3遍哦。很多小伙伴之所以学完没记住,就是缺少了这个环节。你需要想一想,你学了这个内容,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在哪里可以应用上呢?或者说,学完这个知识后我的收获是什么、我今后会怎么做呢?有了这个部分,你才会感觉知识没有白学,也会觉得知识其实离你很近很近。比如,看完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写的一篇笔记是什么呢?或者你之前的笔记存在那些问题呢?你会如何改进?
当然一开始这个部分你可能不太清楚、不敢写,那也没关系,空着就好。因为知识是不变的,当有一天你回来复习的时候,或当你熟练之后,再重新补充这个部分。所以所有的方格笔记都是可以用很久的哦。你不是不断在记笔记,而是不停的在补充笔记。这也是为什么方格笔记不会有很多字,强调留白的原因。因为你会不停的去补充。
记录方格笔记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看着自己记录的一片片笔记,你会感受到知识在你的头脑里整整齐齐、井井有条的样子。它就像一个书架一样,把你的知识分成了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那些我们学的理论、原则,而隐性知识就是那些能让你提高的工具,以及你在应用过程中收获的知识。显性知识里还用两栏帮你分清了框架和细节。这样你头脑里所有的部分都是整齐有序的。
华为有一个著名的管理观点堪称典范: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在运用工具时,我们应该先遵守规范,因为此时你是个小白,你只是拿到了显性知识。等到熟练之后你就拿到了一些隐性知识。当然,工具只是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所以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这个主体。你是如此的具有创造性,只要你开始用起来,你也会发展出属于你自己的方格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