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的长期主义定义
20210307 企业的长期主义与体验管理
这两个词都很大,都很热。如要阐述清楚“体验管理”和“长期主义”,可能光概念在一篇文里都解释不完。所以今天直接先抛我认可的定义,主要想说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写到一半发现,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清晰的“长期主义”概念,只好重头再写。
20210308 企业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的企业,首先想到的是亚马逊和特斯拉。核心内涵是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经典书籍是《基业长青》。写到一小半发现,需要先写清“长期主义”,个人的,企业的长期主义内核一样。只能推倒,重写“长期主义”。
20210310 我学习的长期主义定义
首先,长期主义不是什么。
坚持不懈地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不赚快钱;坚持不懈地做品牌,不搞流量;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搞投机……如果这是“长期主义”的定义,那么长期主义者就是我们身边那个一辈子没发财、没升官的老好人。所以,长期主义不是狭隘的坚持努力。
长期主义是什么。
看了十几篇长期主义定义的说明,只有这个说明是有逻辑的。我重新描述一下,但引用一下已经画的非常清楚的图。
这张图可以随机模拟掷骰子出现6点的概率分布,x代表投掷的次数,y代表x时的概率值。当x次数还较小时,y很波动,远高于或低于六分之一,但随着x次数增多,越来越多,y值越来越接近六分之一。这张概率分布图,说明当x过小,样本量不足导致统计没有意义。只有把时间拉长,积累足够多的样本量,我们才能在一个看似事事不确定的世界里,捕捉到背后“确定”的可能。
那么需要多少样本量呢?需要多长时间算“长期”呢?
1年,2年,3年,100年?我们推到极端,就会发现没法按时间长短来定义,因为这是个相对长度。相对于人生,100年算长;相对于宇宙,100年只是一瞬间。
我们以为的长期是这样。
但真正长期主义者眼中的长期是下图。“长期主义”的“长期”是指代世界上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不是时间上的长短。时间上的长度,只是它看起来的样子。
一颗种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个公司,创立、崛起、成熟、破产。万物,都有自己的“周期曲线”。
“长期”清楚了,那么“长期主义”又是什么?
第一,因为知道周期曲线,所以要判断每个曲线的阶段和趋势。最常见的,我们在一个时间点上要面对不同的事物选择,如能看清事物在周期曲线上的发展脉络,就能选择往哪个方向长期走下去。如我能选大平台的高管,体系内的金饭碗,创业公司的一次机会,如果去比较这三个点目前的得失利弊货币化,就是只看现在的X面对的那个Y。如果我用10年当作自己一个周期曲线,代入这三个点,来看这三个点分别处于周期的阶段和趋势。就很容易选出能走出“高速增长”的那个点,然后坚定去往那条路。
在这张图里,如果一个长期主义者选错了赛道,时间越长越努力,结果越糟。长期主义者,不是用努力去搏未来,而是先判断未来,再像傻子一般努力。
第二,要能分辨出“小周期”和“大周期”。当一个长期主义者识别了事物的走势,接下来就会长久地面对一个问题:走到哪里才算是终点?一个漫长的周期曲线,是由无数个上下波动的小周期组成,小周期下可能还有小小周期,大周期之上可能还有大大周期。你能看懂的小周期常常会让你误判,让你分不清大周期的拐点到底在哪里。长期,原来是个时间的“套娃”。
综上,长期主义根本不需要坚守,而在于你的认知,你能看到的是一个波动的点,一个小周期,还是一个完整的大周期曲线。当你能看到确定的大周期曲线,你就能反向来安排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