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陶行知原来名叫陶文濬,19岁时改名“陶知行”,43岁时再次改名为“陶行知”。陶先生的这两次改名很值得玩味。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一句名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9岁的陶文濬就是看到了这两句话,才改名为“行知”的。
这两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逻辑上很顺畅,意涵也很优雅,但是亲身投入实践的人们都知道,
行动能带来思考,进而产生知识,但思考不一定能带来行动。
陶行知先生几乎是从零开始在中国开展平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1934年,43岁的陶知行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把王阳明的说法掉了个个,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改名为陶行知。
“行知行”正好说明了培训(training)的逻辑,培训把重心放在行为训练上,当然也有知识性输入,但输入的知识主要是为行动做准备的,以及为反思行动的结果提供框架。
知识的传承可以通过教育(education)来实现,就像大中小学的课堂那样。但是能力的获取必须经由实践,特别是软技能,比如人际沟通。
电脑维修和待人接物都是技能,但它们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技能。电脑维修有标准做法,可以写成操作手册,这一类能力我们称之为硬技能(hard skills)。待人接物没有标准答案,有一般指导原则,但是分寸如何把握因时因地而不同,这种分寸感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建立。
因此,软技能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与人互动中尝试新的行为方式,转动“行知行”循环,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变化。而培训课程只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一两天的培训课程结束后,并无跟进措施,学习过程就中断了,效果当然会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理不相信培训的原因,这本来就不是完整的培训,因为在课堂上只能转一个“知行知”的循环,还有很多“行知行”的循环需要在课后跟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里每一级经理的岗位职责里都应当包含培训师的角色。
而大部分经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工程师背景的经理人,往往会抛出一句口头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逃避自己的培训师职责。
企业里经常有一些未经审察的假设,比如,销售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而工程师就不行。我曾经管理过工程师团队,也管理过销售团队,深知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误以为,工程师处理不好客户关系,是件很正常的事。
不!这一点儿都不正常。
工程师在处理客户关系方面其实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他们顶着专家的光环,有技术有手艺,干的都是实在事,容易赢得客户信任。他们之所以没搞好客户关系,甚至招来投诉,一是因为他们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因为他们缺乏训练。
高技术的人头脑里通常都有个观念,认为技术比沟通更重要,能说会道的往往是技术不行的人,比如销售。这是在职场中常见的鄙视链之一。
马上要进入AI时代了,这种观念恐怕很危险了,拼技术你能拼得过机器人吗。
还有一个观念也会阻碍搞技术的人主动学习沟通,他们会认为,我天性如此,改不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培训不是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而客户关系的质量跟你的性格没关系,跟你的行为有关系
如果你有机会观察一下银行的服务窗口,你会发现他们开口就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难道他们都是天生好脾气、天生擅长沟通的人吗,不是,这是训练的结果。
这些话跟性格无关,什么样性格的人都能说,都能学会。
奥妙在于,当你坚持用这样的方式去说话,别人对你的回应也会不同,慢慢地,你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就会不一样,于是你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行动带来知识的道理
西方有句话,叫做,fake it, make it, till you become it,很恰当地表达了这个变化过程
有一年拜耳中国区的CEO新上任就发起了一项运动,叫做拜耳5句话,分别是:
我来吧
你的想法很不错
这是我的错
我们能做到
还有吗
公司老大为什么亲自抓这种小事,因为他深知行为改变观念的道理。
前面我们说过,培训并不等同于上两天课,这并不意味着集中上课不重要,上课很重要,其重要性在于导入新的行为模式,以及解释为什么新的行为模式会有效,而新的行为模式的巩固和内化的过程是在课后发生的,企业的各级经理在这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有一个70-20-10原则,可以帮助经理们行使“培训师”的职责。
这个模型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意思是,员工培训搞得好的企业,他们每花10个小时脱岗培训,就要配套70个小时的在岗训练,即把日常工作和课堂学习的内容关联起来,鼓励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课堂上学到的新的行为方式。同时配套20小时用来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享,比如给学员安排一个导师,带带他,或者学员之间组成学习小组,经常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你可以把70-20-10原则看成是“行知行”的具体操作指南。
总之一句话,培训是各级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工作,其重要程度在现代企业里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