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在六平山认识的长乐友人,除了推荐显应宫外,还推荐了龙泉禅寺,并说了一段民间传说。当年玉帝见赤县神州遭蒙元残虐,遂派天狗星下凡,前去拯救华夏民众。太白金星奉旨先查探下界情况,以便天狗星投胎。太白金星探视后回复玉帝,说有两处可投胎,有天子之气。一处是闽地长乐莲花山,山峰如百朵莲花,聚宇宙灵气。一处是皖地濠州(凤阳)凤凰山,山灵水秀,盈天地精华。玉帝听罢即派天狗星下凡。
天狗星先去长乐莲花山,半道上被怀海和尚拦着,问星君连夜赶路所为何事?天狗星说奉玉帝旨意,下凡投胎,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因莲花山有百朵莲花,故前往投胎。怀海和尚连声道可惜,说百朵莲花少了一朵,只有九十九朵了。天狗星听了驾云前去查看,果然只有九十九峰(莲花),显然天子气破了。
怀海和尚劝他赶紧去濠州凤凰山投胎,那里天子气旺盛。天狗星听了于是去了濠州凤凰山,投胎到朱姓农家,也就是以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怀海和尚有神通大能,事先知道天狗星要来,担心一旦这里举事,战火塗炭,民众会遭殃,故运用神通,移走了一座山峰。
历史上,怀海和尚是唐代人,制定了禅宗的“丛林清规”,世称“百丈清规”,故其又称“百丈禅师”。怀海和尚在福州一带名气甚响,稗官野史常有他的神通大能故事。这一点上,倒是和江浙一带流传的济公活佛相似。只是佛家对神通有忌讳的,认为人们对神通的追求常源自于内心的贪欲,会堕落万劫不复之地。
我听了这传说后,又上网查了怀海和尚的资料,觉得他是禅宗史上承前启后的宗师人物,当然值得去他落发出家之地瞻礼一番。从地铁出来到龙泉禅寺,有2公里距离。班车一小时一班,还不如徒步去,最多半小时。走了约一公里后,拐弯步入上山缓坡道路。二三百米后,两旁林木花草茂密起来,虫鸣鸟唱,幽静异常。半路上迎面看见一僧人,骑着电驴,一阵风似从我身旁驶过,随后又归于寂静。
走了约里许,瞧见不远处耸立一座三门牌坊,两侧崖壁夹峙,正面中间横匾写有“龙泉禅寺”,两边另有“莲花”“妙境”字样。崖壁镌刻“孝慈”“状元故里”大字,估计古代这里曾出过状元,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了。走过牌坊,回头顾望,背后大匾写有“百丈祖庭”,说的是天台宗入闽,龙泉为首寺的历史。
又前行数十步,至一亭,有指示牌指向右侧山路,约里许可至古寺。山路一侧是深谷溪涧,有山泉流下,植被茂盛,难窥谷底。拐过一个弯,树叶缝隙间,隐约可见古寺山门檐角。再行十几步,整座山门映入眼帘,山门前有广场,崖下有机器在施工挖土,轰鸣声一下子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一阵响声从身后传来,一辆三轮载客电驴赶了上来,后面坐着一位中年胖僧人,随即超过我,从侧门驶入寺庙里去了。这三轮载客电驴,这些天在长乐地铁站经常看见。只是今天我出来早,古寺九点开门,八点一刻从长乐沙京地铁站出来,2公里路至多半小时,故没考虑等公交和电驴。一路行走听鸟唱虫吟,也是不错的选择。
龙泉禅寺是在遗址上重建,尚保留怀海和尚留下的十六根大石柱,每根高六米,周围三米,重约四、五吨,至今还留传怀海和尚咒语立石传说,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神通。大石柱如今在大雄宝殿里,依旧发挥它的效用。寺里建有怀海和尚纪念堂。在一侧农禅学院里,还了解了禅茶的源流,其发扬光大和怀海和尚分不开。因为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它仪式化和制度化,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禅茶制度。
殿后还有摩崖石刻佛像一处,俗称“流米佛”,自然又是一段传奇民间故事。另外尚有历代名人石刻。在靠近菜园一侧,有一口古井,边上石刻题有“龙泉”两字。当年古井有两龙戏水,时呈异祥。怀海和尚刚在古寺出家,师傅叫他去井那里看看是怎么回事。怀海和尚用钵盛水映两龙于中,呈于师傅。师傅遂叫他外出云游,寻师访友,终成一代高僧。
龙泉禅寺早年叫西山寺,唐懿宗来到该寺,有感于龙井现青龙之祥瑞,遂赐名“龙泉禅寺”,沿用至今。怀海和尚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箴言,农禅并重也是他最终在前人基础上完善确立的。望着黄色院墙和翠碧菜地,山风拂过,通体凉快,心想当年八十高龄的怀海和尚,每天和老农一样,晨起到田里劳作。这哪里像一个神通大能的高僧,分明是一位躬身力行的苦行僧,也许是为了给弟子们做出榜样和规矩,怪不得后世将怀海和尚与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并提,称“佛之道以达摩而明,佛之事以百丈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