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完非暴力沟通,觉得非常好也非常重要的书。
通俗意义上来说,这是本方法论的书,可是背后确实通向价值观的书。
一、是什么?
核心的沟通模型是: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个模型会分为对己和对别人。
1. 对自己:说清楚自己观察到的事项,然后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随后聆听自己内心的需要,最后把这种需要转化成请求向对方提出。核心在于观察,感受(不攻击他人也不攻击自己)和需求(价值观,原因),(具体而明确的)请求。重点在于知道自己的需求,能够清晰平和的表达自己的请求。
2. 对他人:请对方描述他的观察,询问他的真实感受,倾听他内心的需要,随后针对他的请求给予回应。核心在于倾听,感受和理解需求。重点在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攻击和需求),关注能否理解他的需求。(攻击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需求。这是最明确的,对方表现出需求。)
——描述观察 事实事件 而非 发表 评论评价 理解而非了解,需要完全的代入才能理解和共情。
——表达感受 而非 粗略想法 示弱是一种好的方法,让别人更容易接受。对各种感受形容词需要清晰的界定和使用。
——理解需要 而非 强制安慰 被攻击其实表示对方有需求,要去理解对方的需求。
——说明请求 而非 生硬命令 请求需要具体和明确,而不是发泄或者评价或者攻击。
原则:不要攻击自己,也不要攻击他人。而是理解自己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
原则: 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来探究背后的情绪背后的原因。
二、边界、规则、价值观 讨论
沟通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最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最常见的场景,也是通往自我圆满,和谐的必然途径。是体验中最为常见的。
这个沟通方式通向爱。爱也许不能解决所有场景下的所有问题,但是能够解决大多数场景下的大多数问题。帮助摆脱原始动物的干扰。也能够对内处理理性,感性,情绪,生理等各方面决策主体之间的冲突。需求只有存在,是没有对错的。
学会沟通,这应该是人生的第一课。
诚然,良好的沟通方法未必通行所有的世界和环境,但是,持续重复才能收获更多。
坚持是最后最容易有回报的那一部分,收获才需要坚持。
爱和恐惧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主导规则。恐惧的力量大,爱的力量久。
爱是建设性的,恐惧是破坏性的。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爱和恐惧都是感受,存在即永久,存在即影响,存在即存在。
学会更好的爱,也是技术,需要训练,低层次的爱的效果也许并不如低层次的恐惧愤怒和生气。
但是更高层次的爱的效果远大于恐惧愤怒和生气。特别是超越各种语言和情绪表现而能够理解指向其背后的情绪,潜意识。
不再用一维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而是用多维的角度来对待世界。
这个方法论,我个人觉得远远超出精神分析和时间心理学的方法论。
三、应用
1 攻击或者矛盾,冲突发生时,不攻击自己,不攻击他人,重点在于理解对方的需求。
2 对待自己,我们也需要面对各种差异性的需求,寻求建设性合作和兼顾的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的陷入到个人的世界中去。
3 能够解决多因素系统的发展问题。并非以单一导向思维去面对复杂问题。
4 爱世界,爱有形,爱无形,爱的越多,收获越多。付出即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