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有给姐姐打电话,刚好又看到K12行业裁员的新闻,想了解姐姐的近况,于是便打了电话,寒暄两句后,姐姐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一、苦闷的来源
姐姐年初从日企跳槽到培训机构教日语&英语,起初很开心,很享受自己在讲台上的感觉,能帮助身边的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但是,苦闷也接踵而至...
一方面,近期暑假学生空闲时间较多,上课较为频繁,略感疲惫;
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能力水平上的瓶颈,甚至教错了学生内容,导致自己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
并且,教培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略微严重,很多辅导机构老师被裁员,同时,自己公司也有老师陆续离职
综上,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姐姐的内心也波澜起伏,情绪低落,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突发灵感,苦闷或许另一种缘由是因为近期读书少,没成长,思维未更新迭代而对我们的情绪惩罚,因为我们的想法长期沉浸于一种生活状态下,会被这种单一枯燥的生活状态所麻木,缺乏弹性;为何很多人喜欢旅行,因为旅行可以让我们的肉体脱离当下的生活,从而思想也在新的环境里被新的事务风景所更新,更新则很容易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或新的感受,从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可以好好回忆下旅游带给我们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是否如我所说);这么想来,读书、看电影等等其实是最省钱的旅游,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思维就可以遨游于世界各地,被更新鲜的事务刷新洗涤,从而走出麻木的生活状态)
二、为何跳槽
1.眼前平淡:手头的工作没那么喜欢,且一眼能望到头
2.心中有梦:姐姐一直有个教师梦,很享受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3.为自己而活: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同一家公司,未去尝试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觉得自己应该为了自己而活
三、纠结
(一)纠结点
1.想从事工作的薪资水平不如当下
2.两家培训机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一家纯英语,工资高;一家日语&英语,工资相对较低
(二)为何纠结
1.有一种观点说:纠结就是矫情,因为本质是纠结的两样东西我都想要,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但至少做选择的人是有2个选项可以选,说明两个选项至少都不差,最可悲的其实是“没得选”!
这句话的后半句不无道理,但要说矫情,我不大赞同,因为选择者在彼时彼刻至少内心的情绪是不开心的而非愉悦的(纠结过的人都知道)
2.我觉得人之所以纠结,是因为站在原地不动,做利弊得失判断(得失无法量化,就算可以,人是感情动物,略微的优势未必会让我们真的坚定按那个选择走),而自己又看不清终局,同时又不愿承受每个选择背后的代价
(三)摆脱纠结
如何摆脱纠结?
1.往前走,不要站在原地不动!
有一句话叫做:选择本身无所谓正确,唯有努力才能让那个选择变得正确!我们有时会幻想着,做对选择就可以顺风顺水,选择的方向固然重要,但随后的努力也必不可少,在自己及身边的高人都看不清终局的情况下,只管大胆往前走即可~
2.切换思考维度:利弊得失无法衡量清楚,可以站在“自我实现”“哪个选择有更有助于自我成长”的维度来考虑
3.小步快跑,快速试错:既然不知道选哪个,那就先选一个去做,不行再回头,至少避免了纠结时间过程,而导致丧失机会
所以,在保证大方向不错的情况下,勇敢往前走就好
姐姐也是如此,鼓起勇气,向前迈了一步,因而,拜托了那样的纠结
(四)正视纠结
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纠结似乎渐渐变成了负面词汇,但要知道,存在即合理:既然纠结这种情绪,没有在进化过程中被抛弃,说明他是一种合理情绪
1.可以让我们尽可能考虑周全,避免真的走错路
2.纠结过后,想清楚后,行动会更加破釜沉舟
面对考研还是工作,我很感谢自己曾经的纠结,现在看来,这件事没必要纠结,答案显示是考研,但当时正是因为纠结想不清楚,最终给自己的方法是快速试错,先工作去体验,正是因为往前走,行动了,才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显而易见,不像纠结时那么痛苦,信念更加坚定,没有任何犹疑,同时,也让我的考研复习更加的破釜沉舟,最终真的如愿以偿,来到了上海!
四、新的挑战
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成功了、有钱了就万事大吉,但其实人生在死亡来临之前,是没有终点的,只不过是新的开始而已...
就好比我们努力后终于考上研究生了,难道这就结束了麽?
同样的错觉是,我们终于不纠结了,做出了一个自己看来正确的决定,因而欣喜万分,仿佛选好了,事情就一帆风顺了,但真的会这样麽?
人很容易因为眼前的喜悦,幻想未来是一马平川的或低估未来的挑战;喜悦的背后或许是自恋心理,觉得:“我是谁啊!”,“我肯定能行!”,这种自恋带给我们自信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忽略潜在的挑战,从而使得自恋演变为自卑(自己把自己捧得很高,同时也可能会摔得很惨)
生活的活字,之所以是三点水旁,是因为人生永远处在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我喜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永远不要因为失去马而悔恨,也不要因为得到了马而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