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广州见闻之十七
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坐地铁到越秀公园,出D口左转100米即到。
说起南越王,印象很深刻。我在写《暮春中的诗和酒》时,涉及到武帝征服南越,读《史记》时,留意过南越这方面的记载,对南越王赵佗,从此就念念不忘,知道他在秦汉时期称雄广州,并且知道他在现今广州人心中的份量。后来我从重庆来广州,很希望看到,有关南越王赵佗的古迹。前些日子去雕塑公园,远远的看见,一个巨大的祭坛的雕塑。祭坛的四周,有很夸张的猛士和同样夸张的角杯和剑戟,带有明显的秦汉风格,我对老伴说,那一定是祭奠项羽的雕塑,因为秦汉时期最威猛的人,就是项羽。
其实不是,那是赵佗的。在现代雕塑家那里,要表现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的威猛和霸道,似乎非此不可。
那是怎样一个年代?有哪些历史值得我们去追忆?
秦汉时期,岭南这个地方,地广人稀,草深林密,据说还有致人死命的瘴疠之气。关中或中原一带的人,说起岭南,大约是谈虎色变的样子。
赵佗其实是汉人(河北正定),作为秦军的将领,在平定陈涉吴广的农民大起义中战功赫赫,后被派往岭南。在乱世中,凭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威震岭南,做上了“南武帝”。秦亡以后,汉高祖派大臣陆贾,去岭南说服赵佗归汉,赵佗从善如流,后来,吕后专权,取消了对南越国的优抚政策,赵佗被激怒,复称帝。吕后亡,文帝再派陆贾说服赵佗。所以,现在的人们对陆贾十分怀念,把番禺区的一座大山命名为“大夫山”,大夫,陆贾也。由此可见 ,人们对于祖国的统一,有着怎样的渴望。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座“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进去以后才知道,不是纪念赵佗的,原来它是赵佗的孙子赵眜的墓地。
博物馆里陈列着赵眜的好多珍宝,其中有大小不等的几尊御玺,大的,我只是抚摸一下,很沉重,拿不起来;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一具金缕玉衣,由两千多片玉石和金丝织成,说是赵眜入殓时穿的,金缕玉衣包裹着赵眜的躯体,现在应该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填充物,看上去很瘆人。
这个博物馆,其实是赵眜的墓地,大约在一九八三年被考古发现。我们顺着墓道进入墓室,有些毛骨悚然,赵眜会不会突然问我们:“你们进来干嘛?”真是不敬啊。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兵器、乐器、酒器和金银器皿,一代帝王的豪奢,可见一斑。
让我们更惊异的是,这个墓葬里,竟然有十五具殉葬者的骸骨。是妃子、乐师和厨役们的。这些人,赵眜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死,是活生生被塞进坟墓的。万恶的殉葬制度!
很沉重的走出博物馆,问工作人员,赵佗的墓在哪里,被告知还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