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公益微课
作为家长拥有强大积极的内心力量真得很重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从父母那里汲取力量,又能从哪里轻松的获得呢?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有成长和强大起来。
我是特别热爱讲孩子的任何主题,只要谈到孩子,想到她们、看到她们、触摸到她们,内心总是能够连接到那股深沉地、源源不断地来自无穷无尽地爱的力量。
我相信所有做过父母的人都有过这样切身的体会,每一个人的成熟长大,都是一个一棵植物慢慢长大的过程,但是好像无所谓你年轻的时候如何成长,有的时候是突然发现自己的成长。
例:大S年轻时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十分爱惜自己的头发到了无比重要的地步,包括爱人、父母都不能触碰,每天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打理,她认为这是她最心爱、最珍贵的一部分身体。最近人们突然发现,她成了母亲之后,变成了短头发。为什么那么爱自己头发的大s会把自己那么喜欢的头发剪短了,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没有时间洗头,我需照顾我的孩子。所以人们开始明白,当我们成为父母,我们的内心开始变得利他性,想要把爱去付出的这种源动力开始被激活。就好像说我们的内在有对我们自己的爱,而在我们年少时每一个人可能都不能感受得这么真切。而当我们的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那个代表了我们最纯真、最干净、最美好的部分。所以突然之间,我们就开始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爱开始慢慢转化成我们对孩子的爱,尤其是我们对自己最最迷人的那部分的那种无条件的爱开始慢慢转化,转变为对孩子的那种无条件的爱的本身。
所以这就是一切故事的开头。
当我在日常的一些授课活动、公益讲座,看到那些父母,他们来到课堂里,他们看着我,他们那种渴望学习的眼神,真的是中国应试教育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人,看不到的这样一种眼神。我们记得当初自己在大学课堂里,教授在前面侃侃而谈,几乎所有的或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处于那种被灌输状态,大多低着头,现在那些学生会看着手机,我们当年可能会摆一本自己喜欢看的小说,和旁边的男生女生窃窃私语。就好像说教授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也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但是突然有一天,人们成为了父母,被赋予了这个特别伟大而特殊的身份之后,一股神奇的魔力,使得他们进入任何一个亲子课堂以后,投向老师那种眼神,渴望老师讲更多的内容让他们学习,和他们在大学阶段和在年少时去上课的那种状态完全不同。这个在不断地激励着我去讲授我在能量层面能连接到的部分。了解我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非常清楚这一点,是否出来授课没有多大差别,因为我的生活已过得非常地棒。因为每一天和家人在一起和爱人和父母和孩子们在一起,我都过得无比的幸福。是什么一直激励着我可以不停地去到祖国的山南海北去开设一些课程,原因就是当我看到那些父母有着迷茫的眼神,他们真的好想去好好地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说出口的时候,当我们试图去教育她们的时候、去养育她们的时候,经常我们会遇到很多阻力,遇到孩子的不理解。父母倾尽全力地爱孩子,但是当孩子不停地长大,长大到从婴儿变成儿童,从儿童变成少年,甚至读大学了,超过18岁应该说已经是个成人了,当你再去询问她们,你跟父母关系的时候,往往我们遇到很多的,都是青少年对父母的各种不满,对父母很多排斥的心理,跟父母越走越远,内心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抗拒的一种状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也就是在中国人一惯以来的教育里出现这样一套非常悖论的情况,就是我们在倾尽我们所有的力量,把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最好的一切,用双手捧到孩子面前,希望她们能够真得快乐,这我觉得是作父母的都会认同我的这一点。当他们看到一个肉乎乎胖呼呼的这样一个小人来到自己身边的时候,他们希望把这世界最美好的一切去呈现在他们面前,能够让他们不要受他们从小长大所受的那些苦,也不要受到精神层面的痛苦感,也希望他们不要再受到这样的折磨。他们的生活应该充满甜蜜、充满糖果、充满幸福。但是当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年两年三年,看到孩子成长,我们很开心。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心和我们越走越远,我们下一些指令,孩子们会说“不,我不要这样”。然后你就开始更多地去焦虑孩子的未来。当然孩子在不同的年龄,他们的很多要求,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会有很多不同和区别。家长的焦虑也随着孩子的不同年龄,他的抗拒的能力、他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家长焦虑的点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以为说“过一阵子就会好的”。
这样来举例吧。
有人会跟她说,“我知道怀孕很辛苦,没事的,等到孩子出生,一切就会好起来。”于是孕妇们呢就相信了这个小小的宽慰的话,她们真的以为等到卸货了,一切就会好起来。可是当孩子离开了我们的身体,开始物理分开之后,我们要去哺育他们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了,需要知道如何喂养他们,如何让他们吃得更好、睡得更多,长得更快。
然后又有人宽慰你,“现在孩子小,等到他们长大了会走路了你就不用抱着他们这么辛苦这么累了。这样的话你会慢慢好起来”。于是你又相信了,没事,也许等到他一岁多,会走路了,我就解放了。好了,很快孩子一岁多了。解放了没有?你会发现,更加辛苦了。因为你会发现,他会到处跑,开始不听你的指令了。你跟他说,“你只能在这个房间噢”,一眨眼的功夫房间里就没有他的影子了。所以你必须追着他的屁股跟着他跑。
于是又有人跟你说“没事没事,因为他现在听不懂,没法跟你很好地沟通,等他们读幼儿园,上小学就会好。”于是你又傻傻地相信了,很快他们又上幼儿园、读小学了,一切又好起来了吗?你会发现,是的,你原来的焦虑消失了,但是新的更大的担心和焦虑又在后面等着你。
于是又有人来宽慰你“没事没事,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在学习规则,这是融入社会的初级阶段啦,然后你很好的陪伴他们呢,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懂事啦,他们就会乖巧啦。然后等到他们读到中学,可以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里,你就可以解放啦。”好了,你又傻傻地相信了。
你忍啊忍,终天有一天,他们变成了所谓的大孩子,开始读初中、读高中,你会发现你真的解放了吗?事实上依然没有,甚至可能问题还更多了,一直以来长期对于孩子教育沉淀下来的问题集中式的爆发了。到了初中、高中的孩子,他们面临的世界更广,他们有的朋友圈更加神秘,往往会屏蔽父母的存在,这些孩子们往往希望自己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拥有自己独立的朋友圈,不希望再跟家长分享更多,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每一次和父母的分享,绝大部分会带来的是一阵激烈的批判。所以他们知道,与其再花力气去说服父母或是跟父母对着干,不如直接屏蔽掉父母,直接不用告诉他们,不需要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这样来得更轻松更自在。
所以随着孩子们年龄越来越大,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越来越轻松这样的状态出现,普通的家长一路上就会像我描述的这样。从孩子很小我们看着他长大,我往往盼着有一天孩子会懂事,孩子会真得长大了,来了解我们的所谓苦心。就是了解我们对他深深地爱。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我经常在比较大的孩子眼里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不信任,对父母们的抗拒,只要有父母在现场的时候,他们的状态非常的不好。当没有父母在现场的时候他们反而显得更自在、更自信、更成熟。但是当有父母在现场的时候,他们就会快速地退缩到童年的一些阴影里,变得手足无措,或是变得非常冷漠,或者变得非常抗拒父母的一些言论,就是不想配合父母的一些指令等等。那这些大孩子出现的问题,以及一路以来我们会遇到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像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耗尽了我们的心血,把我们全部的爱期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让他们能够知晓,他们在经历他们人生的挫折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全力的支持,父母可以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经历、金钱,都会去支持到他们。但是结果呢?又有多少孩子能够清晰得明白这些道理,可能真的不能。就像我刚开始举的大S的例子。年轻大S非常叛逆,还曾出现过离家出走,小S曾在她的直播节目中哭着呼唤姐姐快点回家。所以可以知道大S在她年轻的时候有多么叛逆。也就是说父母一样的爱她,但是她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地经过了整个青春期,甚至到二十几岁都无法理解。直至她成为另一个孩子的母亲之后。我相信今天的大S,如果有可能,她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不再和自己交流,动不动就使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也好,来惩罚家人也好。
刚才带大家去感受的这部分,就是让大家通过整个人的一生的角度,这样一个非常高的角度去看一下,我们希望我们这一生和孩子的这一生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去相处。有的时候生活非常琐碎,当我们一头钻进了孩子关于目前的问题堆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不到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也就是说,当我们自己都和孩子在孩子带来的问题在同一层面的时候,其实你是掉在问堆里,你是很难走出来的。所以,第一步去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就是能够抽身而出,站在更高的层面,如果你可以更上一层楼,去到二楼去到三楼,那也许你现在问题只卡在一楼。所以当你自己也在一楼的时候,跟问题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发现剪不断理还乱,你会发现非常混乱。但是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当你不停地提升自己,当你的能量也好,我们说现在大家很喜欢用这个词,你的振频也好,或者呢,我们再用一些大家比较喜欢或常见的词来形容。也就是当你的状态、你的意识、你的眼界能够去到更高的层面,你去到二楼三楼,你只要站在阳台上往下一看,你在一楼和人的所有纠缠,和这些问题所有的碰撞都清晰地摆在你面前,原来这么容易就可以解决。所以第一步呢,我是希望把大家带到一个高度。是你的一生和孩子的一生的高度去看待你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也不希望把问题简化成,人生苦短啦,你跟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啦,所以就纵容他们吧,孩子希望怎样来就怎样来吧。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解决答案。其实我们面对孩子,第一点你不能“厌”于你小小问题的本身,你需要加快你的成长,去到更高的状态里;但同时又不能简单地简化 为我们只要好好爱她,我们只要好好地服务于她,我们只要凡事都说“是的”“好的”,只要充满同意。孩子要什么就给她,简单的完成,就是我们爱的流动了吗?其实大一点孩子的家长就会明白,不是这样的。因为如果你要去问一个孩子,“你今天是要去上学还是要去公园”,十个孩子会有九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说去公园,难道你要说“好的”吗?当然不可以,你是要去上学。所以,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会明白我所说的意思。那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我们既要从不同的问题中提升自己变得更大变得更高,去能够在更高的层面轻松地化解眼前的小问题的这种能力,又要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不是凡事都只是说,“好好好,是是是,妈妈就同意去吧”,的这种方式就可以解决。所以它是一个平衡,你不能极左又不能极右,是在极左和极右之中有一条中庸的道路,有一条平衡之路,是我们需要去觉察出来的,去感受到的,是要去和你的孩子发生连接的。
好,第一部分呢,带大家领略了一下,你既要跳出问题,同时你又需要有力量去帮助孩子去解决生命当中的那些酸甜苦辣也好,去面对他们生命当中的那些劫数也好。现在大家看三生三世,所以用三生三世里面的词,那些劫数,来到人世间去体验的一些小小的坎坎坷坷,你需要去陪伴孩子去度过那些所谓的挫折坎坷。这两件事情,是好像一种平衡,我们如何去完成呢?我们从这里推开来讲。先讲关于我们的纯粹的爱,如何去去深深滋养孩子,这个是我们一生和孩子关系的基础,而这一点必须贯穿在我们跟孩子的关系的永恒状态里。也就是说,任何时候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解决事情的前提,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条件的爱她与支持她。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也是要放在基础里的。那这件事情的训练大概是在孩子的学龄前。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把孩子的年龄简化为学龄前和学龄后,就是上学前的孩子和上学后的孩子。上学前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在幼儿园中班以前的孩子,到学龄的孩子就是从大班到所谓的学前班开始到她整个学习成长的学习生活结束,到大学结束的这个年龄,就分为两段,因为这两段的教育方式或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会有一个巨大的差异。
先说第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孩子的第一阶段,就是在学龄前这段她非常幼小的阶段里,去训练自己如何待在纯粹的爱里,去和孩子发生深深地连接,通过眼神也好、通过肢体也好、通过你的状态也好,通过你微微的笑容也好,能够让孩子深深地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她把东西打破了,她做的所谓的调皮的坏事,无所谓发生什么,这些事情就像浪花一样飘在海洋的表面。而在第一阶段的年龄阶段里,我们需要让她们感受到,我们对她深深地爱,所以在学龄之前的孩子家长,你可以自由奔放地去做一切来表达你对她的爱,你可以不吝言辞,不吝行为地宠溺你的孩子,都不为过。他们想做什么尽量去做,带他们到全世界去旅行,带他们去看山看海,去接触这个世界有趣的有意思的东西,各种今天这个世界可以提供给小孩子的各种环境。尽可能带他们去看这个世界的辽阔,看人生的丰富。尽可能地去交不同的朋友。当孩子说我不想待在这里的时候,好,我们可以继续去下一个有趣的地方,尽可能去宠溺他们,不要吝惜你的拥抱,不要吝惜你的亲吻,不要吝惜你的抚摸。你可以充分充分地去让她感受到你跟她们的爱之间的共振,没有必要说太早地去完成,既要他们感受到爱,又要让他们同时明白我们是群居的动物。当我们爱自己之后,我们对环境,对周遭的朋友也要有这样一份爱。对朋友对环境的爱就要内化成对规则的遵守。因为群居动物一定要有规则和逻辑的存在,才能够使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感觉到自由,所以规则本身是为自由服务的,而这部分是要对学龄以后的孩子去进行教育的。也就是说越小的孩子你越可以释放自己本能的状态去爱她,然后让她能深深地感受到这部分。而且可以这样说,在读幼儿园之前,也就是三岁以前的小孩子,如果你这点做得越好,未来当他们进入到规则的养成,也就面对学习,面对所谓的竞争、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的修复力就越强。也就是说一个内心在童年、极幼年的时候充满了纯爱养大的孩子,长大到需要去面对这些挫折,包括竞争包括展示,包括需要去自信的时候,她们无所谓遇到什么困难,她们也会不开心也会沮丧,也会稍微地失去耐心。可是,只要他们童年会有非常温暖的记忆,或者说那些纯爱的连接已经进入他们的潜意识里,那这份爱就有点像永动机一样一直存在在那里,随时都能让他提出来让他使用。所以这些孩子将来长大了会有非常强的能力,快速地从负能量漩涡里爬出来,这些孩子会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的基础。在学龄之前,你能为他储存多少就尽可能地储存多少能量,就是自由而奔放的环境去养育孩子们,去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热情奔放的无条件的爱,充满了自由与爱的环境。只要这个环境里的孩子们的选择不会带来生命安全的考虑都可以让孩子去体验。
这样充满内心爱的孩子呢,当他进入到社会当中,他的小社会先进入到班级,然后到学校,再到社团、社区,或者是课外班等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内在所拥有的力量就比不了解这一点、做得不够好的家长会有更强的自我疗愈或抵御负能量的力量。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教孩子们如何去穿越这些所谓规则的这些环境,最终转化为一种叫自律的能力,或者是自我要求的能力,那也就是说我们童年储存的爱如果是已经封口的煤气罐,那么接下来我们所燃烧的热量、燃烧的爱只能从里面来提取,当里面提取枯竭之后,孩子们依然会有一些爱的匮乏或是充满恐惧感的一些行为出现。比如说不自信,比如说不知道怎么跟人们相处,讨厌某些规则,屏蔽、否认的一些状态就出现了。所以在第二步中,优秀的家长非旦能够像童年一样热情奔放地让孩子深深地和爱连接,和自己的内在连接,此外还能够让孩子明白,社会的规则也好,让我们不得不做的背单词、背课文、默写生字等等,到长大了,我们要考试。其实现在我们也没别的选择。并不是说现在的西方教育就是我们中国家长反对应试教育的理由。其实无论你去哪个国家,只要人口的数量大大大于学习机会的数量,那一定存在筛选。也就是说优秀的工作岗位,未来优秀的职位,稀缺的资源,如果它不是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都需要来筛选和定出一个规则,使这个资源由谁来获得。所以,当我们需要去分配那些稀有资源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会自动发明一套,“择优录取”,“优者全拿”的这样一套逻辑。所以在这样一套逻辑的背后就是稀缺资源的分配,它一定会有考验,一定会有筛查机制。所以无所谓你现在是在接受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因为也有很多家长在和我们不停地聊国际教育。我觉得大家的教育能够放到全球也是非常的棒。因为中国未来一定是一个引领全球的国家。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制度之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个世界的资源是稀缺的,竞争将永恒存在。不存在我现在孩子教的不太好,规则教的不太好,或是他在国内的学习不咋的,那这样,长大了以后我就给他搞条出路,只要家长舍得花这些钱,把他送到国外去镀层金,回来你以为他就可以脱胎换骨,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那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竞争,优质的资源竞争不过的时候呢,我们获得的资源一定没有那么好。或者说,孩子并不因为,如果之前的学习习惯没有养好,对自我的要求没有养成的情况下,去任何一个环境里,都不可能突然之间转变成一个教养非常棒的孩子。因为人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发生质变的这样一个物种。它一定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所以,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的。很多家长对自我会有偷懒或是放松的情况。一到寒暑假,会有冬令营、夏令营,家长就很希望给孩子多报课。让孩子去到一个环境里,让他们变化很大。然后你就这么做了,把他们送到冬令营、夏令营,一个月以后回来你会发现孩子的变化真得很大。作息习惯突然变得很好,也很愿意和人相处等等。但是很快你会发现,这种变化是很短暂的。是短暂的,因为这种环境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它并非是这个孩子日常生活的常态。所以他一旦回到常态里,这种非常态会快速消失殆尽,还是会回到日常的状态。同时,这还要看你的家庭的内在能量,如果是家庭负面能量更多一些,那孩子 又会表现出很多负面的状态。当然如果家庭的能量是更正向更积极的,那这些优秀地方将会转化为更多积极的东西,使这个孩子快速成长。
所以当孩子处在学龄的年龄阶段,家长的任务就会变得复杂了。第一步,我们还是要让孩子明白,能够要让他们还是在我们既能够约束他们的行为,或者教会他们人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我们就要学会去尊重环境、遵守规则,学会自律的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还可以让她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那这种爱会变成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去浸润和滋养到孩子碰到任何冲撞了规则的状态里的时候那些负向反映,我们都可以去覆盖掉。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理论化,那我希望能够举一些例子,来让大家明白我所说的意思。因为今天是公益讲座的第一部分,我们后面的两讲会越来越细,会细化成大家想要听的那些方面。包括比如说今天的孩子太多的沉迷于游戏,包括比如说孩子的好习惯如何去养成啦,或者包括对今天小一点的孩子要不要去参加早教啦,等等这些细化的问题。我们会在这几节公益讲座的间隙,让大家通过每个群主,为我们收集一些,你的群里的我们的朋友们,最希望我从细部、从哪一个角度,来更深刻更形象的阐述。
今天我带给大家大方向上的含义,也就是说我先总结一下,就开始今天的提问。
第一部分就是,我们家长跟孩子的深深地纯爱的连接,必须贯穿和他们的始终,这个是这个孩子一生内在所有力量的源头。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这个爱的源头,这个孩子就不成材。我也见过童年跟父母关系变得很糟的孩子,他们长大依然成材,没有问题。因为今天中国人关于成材标准,变得非常的单一,就是有钱、有车、有房、有好的社会地位。但是了解我的很多课程的朋友们会明白,这个时代会快速改变。因为丰裕时代、富足时代真正地、慢慢地来到中国人面前。当我们进入丰裕时代的时候,物质的丰盛已经变得不再是考验一个人作为一个成功的人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标准会冒出来,一个人内心是否真的快乐,一个人内心能否踏实,能否安住于他此刻的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一切的基础。这些东西,都会成为所谓叫幸福感的一个虚拟的概念,或者一个比较玄的概念。这就为什么我们在说幸福的时候很难定义它,很难量化它,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东西。也就是说,随着我们中国人越来越快地步入丰裕时代,财富上的增加已经很难让我们的幸福感再以原来的速度增加。当我们的财富低于一定水平以下的时候,财富的增加会直接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幸福感的体验。但是当人人的财富,每一个社会当中的人,绝大部分中产以上的人都已经步入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的时候,财富的进一步增加对于幸福感已经不再是直接地成正比关系的时候,我们也遇到过那些所谓成材的孩子,他的内心这一生都在痛苦中挣扎,在痛苦中煎熬,甚至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有名的人。随便举一些我们知道的人,比如说乔布斯。想想看这些非常棒的出色的人物,你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因为今天我们生为父母,我们整个身份都变换过来。假如你有一个孩子,他有乔布斯般的才华,但是…..知道乔布斯一生经历的人可能会了解一点,他跟家人的关系,他的情商,他跟家人、朋友相处的这种状态,其实是非常负能量的。他用完他的一生,都很难真正在他的生活中体验到什么叫幸福。也许他在我们既往的评价中,会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人,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人,但是如果你有机会生出这样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未来是可以成为一个所谓成材的孩子的话,你会不会说,没关系那件事情不重要,和父母的关系什么的都不重要,只要他未来能够成材,只要他能够青史留名。他内心经常被家族关系,和父母之间的感受不到爱的这种痛苦被煎熬也没有关系的话,我觉得你可以使用虎爸狼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去填塞孩子。当然,成功率是非常得低。因为他如果没有内在爱的支持的话,这样的小孩其实很难走得远、走得顺。所以像乔布斯这样的只是一个特殊。原因是他可以从工作当中获得成就感。但是,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感依然折磨着像这样成功的人。所以在未来的孩子的父母,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培养一个真正平衡的人。他既在工作上、事业上,说得大一点在全人类的贡献上,能够做到非常出色,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可以非常平和,非常的充满爱,想到他的家族,想到他的孩子甚至于他未来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满幸福的,能够滋养他,让他觉得事业再棒,这份幸福都是他最最珍贵的财富。
所以在未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们第一步,就是从小到大要让孩子有这种父母无条件的和他们在一起爱他们的这种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懂得自律的人。
我今天提了好几次,关于自律。其实这是我一直以来讲的,孩子关于规则的学习。孩子从真正读书开始,就开始学习规则。而一旦孩子进入对社会规则的学习当中,父母跟孩子的冲突就会非常明显。讲简单一点,你让他做作业,孩子要拖延,然后拖到最后,为了保证睡眠时间,可能马马虎虎就把作业对付了。久而久之,成绩也不是很好,经常各种粗心、各种不会,然后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成绩一不好导致自己的内心缺乏自信等等。那同时也有这种状况,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在面对学习的时候,父母有很多教育在进行。那这种教育往往是以批评的方式进行的。当然了,他字写得好的时候,你也会夸、你也会表扬。但是不可能说,你总是在这样做。你不可能他每做一件对的事情,你就说这样很棒。因为很快,他做过几次之后,你就觉得他这样做是应该的。“到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可以做到呀,因为你前三次都做到了,所以你这次也应该做到呀。”“应该”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做到和我能够看到,以及表扬就不发生直接的连接。也就是表扬会越来越少,批评自然会越来越多。而批评到了孩子耳朵里就是否认。否认听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就会落实为“你不爱我”。这部分的不爱和我们童年积攒的对孩子的爱就会产生一个抵消。那就要看你童年积攒了多少,孩子能感受到的你对他的爱。
这部分是有落差的。爱有两个角度去看:我们认为我们有多爱孩子;孩子感受到了多少你对她的爱。这两种爱往往是不对等的。越是不是很懂教育的家长,这两个爱的落差越大。越是懂得爱的家长,懂得跟孩子连接纯爱的家长,这两个爱的出入的落差越低。也就是说,你有多爱孩子,孩子总能接收到,他总是能够明白到。那这种状态就是一个相对说我们比较懂孩子,或者说我们非常懂得跟孩子有爱的连接的家长们能做到的。大家可以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一下。
所以说,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除了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爱之后,我们也要让他们慢慢地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自由。细心的、觉知力很强的朋友,当我说第一部分纯粹的爱去给到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在你身边会生活地非常自由,他的所有的选择你都可以给到他,你可以服务到他。他说“妈妈我要学画画”,你说“那好,我们学着试试看”。然后孩子会觉得好自由。孩子说“我要滑滑梯”,你说“好,我们就玩滑滑梯”。你的孩子的心就会变得非常地自由,他的心就会变得奔放、自在,能够为自己选择,成长地非常得好。但是当他们开始读书,进入学龄之后,似乎这些自由就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是自由变得更高级了。高级到,我们正在通过对外界去学习规则来进行内化的自律。
那我们在这里跟大家分析一下什么是自律。真正自律或者是自觉,你就会有自我觉知意识,或者是自我要求的孩子,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成熟自由的孩子。这就是自由的升级版。自由的升级版意思是说,我们小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开始进入到学龄,这个社会会给我们一些规则的要求。比如说上课你要坐端正,比如说你要完成功课。而当我们去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并不是成为一个没有自我主见的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会说“是”“好”,然后像僵尸一样就跟着走,我们却没有自己判断的人。而是学习将这种规则变成一种自我觉察,变成一种自我要求,内化为我们的行动之中,而产生一种对自我的要求。而这种自我要求就是我们所谓的素质、素养、有教养。有教养的孩子一定是没有人去要求他,或是没有人看着他、关注到他的时候,他也可以以此内化成自己的修养、修为的要求,就是所谓有教养。好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真正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就是自律的孩子。
自律的孩子才是真正自由的孩子。如何解释?因为真正自律的人才不会因为长大而被另一个非自由的桎梏所限制。是什么?欲望。大家知道,生为人,都会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比如说,随着孩子们长大,孩子们在青春期很有可能会接触到香烟。以此为例。香烟会成为一种诱惑,好像是一种成人礼。周围的环境会告诉你,抽烟会显得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抽烟的人更放纵自我。明明知道对身体不好,但是痛快,但是显得成熟。再举一个例子,对现代成年人来说,很难抵御的一个诱惑,晚上一直看手机没有办法准时睡觉。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早点睡,身体才会好,第二天早上才会有精神。但是今天的成年人,遇到这样的诱惑,叫“打开手机不点来点去就会死综合症”。打开手机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你就被那些自由的商业带来的广告,充满诱惑的广告、充满心理暗示的文章,不停地点点点。所以这些所谓的诱惑,形成了新的枷锁和桎梏,他们在控制你的行为。
电脑的背后是什么?是算法。
大家知道有一个看新闻的APP应用了一个算法,它的名字叫“今日头条”,它使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算法,只要你喜欢某一个类型的内容,它就会投放更多给你,所以很快欲望套欲望占领了你大量的时间。所以就变得连早睡这样一个非常简单,每一个人对自己有要求就能做到的事都很难做到。所以当这些欲望、愿望成为一种枷锁的时候,其实人们都已经开始失去自由。所以,这个时代,人们真正要面对的是内心对于欲望制造的这些枷锁的,这种带来的非自由的一种成熟。我们培养出的真正优秀的孩子,他未来的这种自律,将使他在欲望的桎梏中解放,那他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他可以拿起手机,让手机真正的为他服务,但是当他想要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手机就好像不存在。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包括在座的你,去感受看看,你有多大程度被一些欲望所牵引,形成了新的桎梏让你在里边非常痛苦。再举一个例子,有些人玩相机,就好像掉入了单反的世界,“一入单反,没有回头”。好像我最终不拥有这样一个相机,或者我要拥有全套的这个设备,我才能真正去摄影,不然我就没有办法捕捉美。就好像说开始慢慢依赖这种广告,这种欲望的输入,告诉你你要看到美,或者让这种美停留下来,你就必须要拥有这种工具。而这种工具需要你不停地去追求,如果你追求不到,对不起那就不是真的美。所以突然之间,人们就陷入一种魔咒里面,好像我一定要去追求那个,跟在后面就像是跟在骨头后面的小狗,不停地买买买。有多少在座的,我们被买买所控制。当你被买买买控制的时候,事实上你又失去自由了。所以真正的好的教育,是这一生让孩子学习到真正成熟的自由。而这种真正成熟的自由,又是通过刚刚上学以后,开始学习别人教会你自律的方式来学习的,那这种学习自律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规则的过程。而学习规则的过程又和我们之前讲的纯粹的爱和孩子之间的连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孩子内心要是感受不到父母其实对他是爱的,那他只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就是不停地抗拒你,你说什么,要往东,不,他一定要和你对着来;还有一种状态就是不动脑筋了,你让我读几遍我就读几遍,但是对不起,这个东西我读不到心里,所以我读了N遍以后,这首诗我还是背不出来,这篇文章我还是没有办法默写出来,就是这个原因,内在的动力没有办法出现。
所以我们今天课程给大家讲的这几方面的内容,就是一个孩子未来在精神构建的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是童年在原生家族所汲取的爱的力量,第二个就是学习规则以后的大孩子们,家长要真正明白,为什么今天孩子要去上学。上学、教育、背单词、读书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孩子做一个高素质、高素养的人。高素养的人,就是将外在规则内化为自我要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是对孩子的最好的一种爱的过程。
当我们把这个过程理顺之后,我们接下来,当我们去讲一些细部,比如说孩子沉迷于游戏的这类问题,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讲的一些细节的例子,全部都是为了环绕着我们今天所讲的课程的核心内容。
好今天的课程想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就是以上部分。我们接下来两讲呢就是让大家和我们有个交流,无所谓大家提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是百群直播,不同的群所汇集的问题会有所差异,我希望这些细微的差异能通过问题来体现,无所谓你是想更多的了解当你和孩子连接时的那种天人合一、那种最高的、那种完全连接的状态,像这样关于灵性层面的问题,那种和孩子的连接可以彻底达到充分信任的状态里的这种,有点像是内在的精神灵性方面的问题。还是那些比较实际的,那些妈妈群比较关心的问题。而父母群也会有幼小孩童妈妈群,和大孩童的妈妈群,大家每一个群可以提出代表各个群的精典问题。我会在线来回答大家。
希望这次的公益之行,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更多爱的滋养的能量,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时代,在这个越来越丰裕的时代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充实和外在的丰盛。而不是说随着未来时代物质越来越丰盛,反倒内在越来越空虚和匮乏,而是相反的,内外我们要达成一致的和谐,外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同时我们的内心要真正地能够有力量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创造幸福,为下一代的孩子们提供幸福满意的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的选择,这是这一代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次再见!
1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