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真实的事情,御猫老师一位好友中年得子,父母都是年薪百万,他们孩子(以下简称A)从小就在“精英教育”培养下长大。从小浸润于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还有一般家庭孩子没接触过的特色教育中,而且都是托关系砸钱找的最好的老师。可以说,A是公认的被父母严格管理的“健康成长”。
前年A参加央视某档益智类节目录制,我和孩子父母坐在观众席,观看A作为小选手站在舞台上积极抢答问题。然而,让我大跌眼镜的一幕发生了——
因为连续三次在抢答问题的时候,主持人判定是别的小选手先举手抢答成功,而一直没有让A发言。结果A直接原地“崩溃”。在台上大哭大闹,就像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一般,愤怒地哭泣、嚎叫着,简直就是全世界最委屈的宝宝。主持人、其他小选手、A的父母轮番上台劝慰,根本没用,孩子情绪崩坏到根本没法完整说出一句话,整台节目都没法录了。
A的父母恐怕直到这一刻才意识到,精心教养那么多年、以为在各方面都碾压同龄人的孩子,竟然在性格上有如此缺陷。
困难教育的误区
我们总说,人生无外乎先甜后苦,或是先苦后甜。你我从小让孩子泡在蜜罐里,长大后自然有人给他苦头吃。
正如学生攻克一个个难题才会进步,人在逆境中才能真正成长。逐渐意识到这些的中国家长,有人开始把“困难”作为一个教育内容,甚至衍生出一个专有名词叫“苦难教育”。
推崇“苦难教育”的家长们,刻意营造一个“苦难”的环境,或者强迫孩子到一个贫穷、落后、或是管教异常严苛的地方去生活,藉此来“磨炼”孩子。
这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刻意制造出来的“苦难”,孩子们既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和改变它,又不能运用智慧巧妙的绕过它,只能被动受着。而且说到底,这些“困难”都是假的,时间一到自然解除。这样的“苦难教育”,只能让孩子学会“隐忍、逃避苦恼、挨过日子就好了”,甚至对“故意让我受苦”的父母产生怨恨。
还有的孩子,真的在这样的“苦难”中垮掉了。
而我们真正的本意,是教会孩子积极面对、克服困难。
“度”才是最难的问题。
什么才能帮助孩子成长?又到底是什么在“伤害”孩子呢?
恰恰是家长给予的优越感,造就了孩子性格的缺陷。
我总是和家长们强调,不要去给孩子灌输“你是最棒的,你是最独一无二的,你是最好的,你永远是第一”等等超优越感的思想。孩子无法分辨这些话里有多少是父母的希冀,有多少是事实,他们会全盘接受。即便他真的是第一,骄傲的第一终将在趾高气昂中失败,谦虚的第一才会继续前进。
优越感不等同于自信心。真正的自信心是“我能做到”,而不是“只有我才是第一”。
避免“优越感”,是“困难教育”的第一步。
困难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哭,而且不好哄。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哄?今天你在家哄着,明天孩子进了社会,你指望谁替你哄着?如果你真想对孩子进行困难教育,希望他健康成长,该做的绝不是哄。
无需刻意营造“困难”,困难原本就无处不在。比如:
和孩子的比赛时候,不要故意让着他
孩子拉着你下棋、打球、比赛跑步等等时候,输了会难过,会哭?所以很多家长故意放水,做出输的样子:“让孩子高兴一下嘛,游戏而已。”
是的,对大人来说只是哄孩子开心的一个“游戏”而已,游戏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可是对孩子来说呢?他真的会误认为自己打败了对手,真的会误认为自己所向无敌,孩子会误判自己的实力与水准,会期盼着在每次比赛中独占鳌头,比任何大人都强。
这不是好胜心,而是“必胜心”。
孩子很容易形成为自己的要求可牺牲他人的自我中心性格,很容易培育出欠缺体谅他人的个性来。
让孩子认真面对一切细小的失败与错误
孩子面对困难或者屡次犯错你会怎么办?
A,鼓励他,没事,再努力就好
B,什么也别说,让他再做一次
我的调查是,大部分家长的选择,是A。
家长们会第一时间鼓励孩子,“只要努力了就行,成败不重要”。
于是,孩子长期受到的教育就是“失败也没关系”。
成败真的不重要吗?就某一次的结果来说,也许不重要。可真的每一次失败,对人都没影响都可以放宽心态的认为“不重要”吗?每次错误真的只要“下次注意”就能避免吗?显然不是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急于出手保护孩子,“没事吧,不要被打击了啊,不要太在意结果,你尽力了”又或者是急于教导孩子一个“正确的方法”,可是有几次正确的方法能帮助孩子度过困难?
轻易得来的“正确方法”就跟让孩子参照“正确答案”去考试一样,是一种照搬抄写的机械工作,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帮助的。
B选项,看起来是一个没有任何指导性也没有积极鼓励的存在,但是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一个环节!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偏不倚地明确指示孩子,再去尝试,重新做一次。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自省、去思索,错在哪里?是别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失误。就是这种保持沉默地让孩子再去做、再去更正地重做,反而是养成孩子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精神的过程。
无需刻意营造什么“苦难”,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困难组成的。不论孩子遇到多么细小的问题,都交由他去自行克服、解决,这才是真正的“困难教育”。
先说这些,关于困难教育,日后有机会我单独撰文系统来说。
家长朋友觉得孩子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对待呢?可以下方评论区告诉御猫老师!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