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28)《读史述九章并序(其四)程杵》

文/书山花开

❂原诗

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

程生挥剑,惧兹馀耻。令德永闻,百代见纪。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271】

舍出生命真是困难,士为知已慷慨赴死。

钦慕大义视死如归,程婴、杵臼真能如此。

程婴报赵既毕挥剑自杀,是害怕留下畏死的羞耻。

他们的美德永久流传,百代记载,为人所知。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86】

舍弃生命实在不易,君子献身甘为知己。

为义而死视之如归,程婴杵臼确实如此。

程婴赴义挥剑自尽,只怕独存视为羞耻。

二人美德永远传扬,百代之后可见所记。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85】

这一章述评程婴与公孙杵,颂扬他们为知己而重义轻生的行为和品德。程杵:即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皆春秋时晋国人。程为赵朔之友,公孙为赵朔门人。时赵朔为司寇屠岸贾所杀害,并要灭其族。赵朔妻遗腹生一儿,屠岸贾仍准备加害。程与公孙设计,由公孙抱别人的婴儿隐藏于山中,而由程去屠岸贾处告发。于是屠岸贾派人到山中将公孙杵臼和假婴儿杀害。程婴则抱着赵朔的遗孤隐藏于山中。后赵朔遗孤长成,即赵武,攻灭了屠岸贾。程婴为报公孙杵臼之大义,遂亦自杀。(事见(史记·赵世家))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284】

说明:程杵:程婴、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朔的朋友。赵朔被屠岸贾杀死,妻子生了一个遗腹子,屠岸贾知道了,就在宫中大加搜索。妻子把孩子藏在裤裆中,才幸免这次祸患。事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一次搜索不到,还会搜索第二次,你看怎么办?”于是二人商定计策,由公孙杵臼带着别人的婴儿,假装是赵氏孤儿,藏在山中,再由程婴去告发。屠岸贾派人杀了公孙杵臼和假孤儿,程婴就抱着真孤儿藏在山中,抚养他长大。十五年后,真孤儿赵武被立为赵氏之后,灭了屠岸贾及其亲族。程婴为了报答公孙杵臼的信义,也自杀死了。(事见《史记·赵世家》)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27)《读史述九章并序(其三)管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