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康乾盛世的过渡者,雍正一直有一个得位不正的传言,这也正是近年来诸多清宫戏中所呈现的四爷形象:康熙爷原本的遗诏上写着“传位十四子”,却最终被四爷改为了“传位于四子”。不过这一传言显然忽视了繁体“於”的存在,而有意思的是,这个谣言本是由几个流放的太监所杜撰,而转发和扩散者却正是雍正自己。
1728年,也就是雍正六年,川陕总督岳钟琪遇到一人拦轿投书,与一般的鸣冤不同,此封信历数了雍正多起罪证,包括了弑兄屠弟、谋父逼母、怀疑诛忠,并要求岳钟琪这位岳公(岳飞)之后率领川陕兵丁举大义造反。不过与写信之人的期盼相反,岳钟琪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给雍正,并顺藤摸瓜找到了背后的主谋之人曾静。
很显然,曾静的逆书在一定程度上震撼到了雍正,尤其是其中涉及到了雍正当年继位之时与其他阿哥的种种行径。于是雍正在收到逆书不到十日,便作文一一加以驳斥,并详述了康熙崩殂前的种种细节。在文中,雍正一方面认为自己其心可昭日月,无须多言,另一方面又认为曾静背后必有大阴谋,自己身为皇帝,不能不追究大奸大恶之人,并以正视听。
而就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雍正帝下令要对曾静严加审讯,不过令雍正失望的是,曾静所听不过是几个被流放的太监所编排出来的谣言,并书生气地以为大清气数已尽,才有了前述投书劝反的举动。反而在审讯过程中,曾静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雍正的英明神武,一心悔改,写下了不少自白。不管是出于初始的激愤,又或者看到曾静幡然悔悟的成就感,雍正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以正视听,雍正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与曾静的对话,一并刊录形成《大义觉迷录》,发往各地学宫,每逢初一、十五让学子诵读。于是,谣言也从此广为流传。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1735年,雍正帝驾崩,早早就被确立为继承人的乾隆登基。时任工部侍郎的徐本上奏,说大行皇帝当年刊发《大义觉迷录》是为了以“逆贼之词”来使大家明白“尊亲大义”,而现在雍正宾天,“以此谤毁君父之言……实为天下臣民所不忍听闻”。于是,《大义觉迷录》全数缴还礼部销毁,而当年被雍正帝所感化、弃暗投明的曾静也被乾隆处死。
就这样,一个皇帝为了破谣,反而将谣言让全天下知晓,另一个皇帝为了尽孝,将书籍全部销毁,却让谣言彻底坐实。关于四爷的传说也就这样定格在野史当中。
推荐阅读: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作者: [美] 史景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Treason by the Book
译者: 温洽溢 / 吴家恒
出版年:2011-3
页数:292
定价: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