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价值

记得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我有次偶遇大学同校的高中同学,顺便吃了个饭。席中不知道为什么聊起了文学的价值。我的观点是,“文以载道”,文字的记录需要有其意义,没有意义的文字不应该被留存。同学向我展示了一段网上的文字,辞藻华丽,却又言之无物,如水过鸭背,不留纤毫。这是怎么做到的?我应该永远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吧。我觉得没意义,也许只是我还没找到它们的意义。

昨天在抖音视频上,看到一位长相如屠夫的光头中年男人,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华丽辞章,信手拈来,逗得连麦的小姐姐花枝乱颤,春心荡漾。我想,这也行,我后来认真地思考了:原来文字除了传播智慧,也是可以使人愉悦的。那些妙语并不见得多有智慧,也不见得能流传多广,却可以真切地使一个人情绪改变,这不也是一种价值吗?倒是我肤浅了。就是这样,我跨过四十岁的门槛了,却没什么原则,认知一直在改变。

2002年的时候,临近高考的压力使我变得疯狂,我无处宣泄,只能在日记本的方寸之地记录下自己的思绪。有学着新概念作文的风格调侃学校琐事的,有模仿五四青年胡乱拼凑的新诗。我不知道那些有什么意义,我只是觉得写出来心里会舒服些。不光心里舒服,连同我的想象力也得到了释放,连同我的身体也更放松,于我而言,那就是价值。

高中的语文测验,150分的卷子,我通常只能拿100分左右,也就是徘徊在及格边缘。我的基础知识是可以的,通常都是败在阅读理解和写作。在我看来,我经常读不懂别人写的文章的深层含义,有这么深吗?有次看到一位现代作家的文章被选做当阅读理解,这作家自己做题都没做对,他说,原来我自己写的文章,我自己都不理解。我乐了。那些命题作文,我也不知道写什么,平时把时间都花在了理科上,哪里有想过那么多问题;高中以后,几乎都是两点一线生活,哪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理由不重要,我原本就没什么文学天赋,是我做不到而已。

所以高考的语文考试,我摆烂了,我在写作文时胡乱编了一个故事。没想到语文的得分比其他各科都高。原来高考老师喜欢看故事,我赌对了。

高考过后,有三个月的假期,我彻底放松了下来。可能那是很少有的幸福的自由的日子,因为不需要再做题,也不用去想未来,反正未来也是未知,未知的事情,担忧也没用。我花了很多时间到附近租书店租小说看,看金庸的小说看到吐,没看完。我想把中学欠下的想读的,而因为学校标准化管理下没机会读的书都读一遍。 我还用Frontpage(当时的一个所见即所得网页制作软件)弄了网站,把我自己写的小作文放上去。也没有什么目的,单纯地想着写了点东西,想展示一下。那时候,博客还没兴起。如果我的想法能再进一步,而且我又有钱,推动互联网就有我一份功劳了。每个人的需求,都可能成为一个盈利的产品。

我在很多地方留下过文字。开始是MSN,后来是百度空间,到我大学毕业之后,这些慢慢没落了,又在QQ空间写。2015年当上前端开发之后,写的代码多了,文字反而少了,只是偶尔写写技术文章。文字的感性似乎被理性所淹没。

然而,我觉得文字的感性与理性同等重要。刚出来工作时,我问过一个前辈,文学的价值是什么?他回答很有深度:鲁迅说过,医生可以治病,但文学可以拯救灵魂。

文学真的能拯救灵魂吗?我不太确定。

2023年末,在暗地里匍匐成长了很久的人工智能突然火了起来,似乎越来越聪明了。今年才2025年,短短两年,人工智能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大模型,小模型,识别越来越智能,生成内容也花样繁多。但网上看的信息也越来越不真实。感觉看了很多,却又感觉看不到新的东西了。每天推荐的都是那些,仿佛在一个信息的牢笼里打转。信息多得数不清,却不知道哪些是真的,有没有陷阱。

似乎只能回光返照,从自己的回忆里,才能堪堪找到一点自认为的真实。

文字的价值在哪里?以当下观之,是让你愉悦,解决你的烦恼,让你安住当下。以过去观之,是在回忆中探寻,找到那些曾经的感动,重新获得力量。以未来观之,是激发想象,燃起生命的火焰。所谓的文明,始于文字,根植于人,而人作为生命的高级形态,最重要的是感受。

现在有很多论调,说人只是硅基生命的垫脚石,人的出现是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我觉得大多是受了科幻小说的影响。我们对这个宇宙其实了解很有限,但我不认为所谓的硅基生命属于生命的范畴。离开生命去谈文明,是错误的。离了感受去谈文字,也是没有价值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