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本书是知名设计师历经7年沉淀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论集合,其中既保留了个人的情绪与判断,也时常回想笔者多年来对设计理解的变化。内容包括五章:设计方法、设计反思、设计观察、个人提升、设计管理,总共65个设计师在工作、生活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当然,仅靠书籍本身只能体现作者思维的局部,仅是个人经验的切片,所以本书后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可以与作者以及其他读者共同探讨设计之路上遇到的林林总总。 本书作者是国内第一代用户体验设计师,所以本书最精准的读者群是体验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但实际上,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适合所有设计师以及产品经理研读。
29.《梵高手稿》
内容简介:
你真的了解梵高吗?他的创作理念是什么?他画画时都在想些什么?本书精选梵高写给亲人及友人的150多封书信里谈创作、构思、理念的内容,辅之以250多幅作品,让读者两相对照,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眼中的艺术。
老牌艺术类出版社Black Dog & Leventhal授权引进,中文版全新首发,全彩16开,不能错过梵高的每个细节。原书出版以来,因其新颖的设计和独到的角度,广受读者好评,中文版对原书进行全面优化,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编纂并未每章撰写导读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家安娜•苏,详尽介绍了梵高在各时期的生活和创作理念,因此即使你是艺术小白也没关系,只要心存美好,就一定能看懂梵高!
28.《去伦敦上插画课》
内容简介:
《去伦敦上插画课》透过两位作者巨细靡遗纪录每一次作品的完成,她们真诚坦白的分享经验,提供宝贵而实用的演练阶段,让我们看到创意发想背后的原貌,更看到挑战每一项作业的过程,这是一张通往学习国度的登机证,带上它,可以让你更勇敢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她们决定放手一搏!
一个是自由工作者,正在思考未来应该怎么做?
一个是职场上已经相当有成就的艺术总监,因为对插画以及动画的疯狂喜爱,来到伦敦。
与其说这是一本异国插画学习指南,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引领个人发展的指引之作。不管你致力于哪一个行业从事哪一种职位,你真正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心中一直向往的是什么?
27.《博物馆窜行记》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28篇腾讯·大家专栏作家顺手牵猴在欧美各博物馆窜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本书可以说是另类的中世纪以来的欧洲绘画史。作者从巴黎到纽约、从柏林到阿姆斯特丹、从威尼斯到雅典,讲述了凡尔赛宫、法国国家工艺博物馆、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纽约修道院分馆、大都会博物馆、加德纳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德累斯顿军史博物馆、保罗·盖蒂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卫城博物馆、卡比托博物馆等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以及相关历史、逸闻趣事等。
达·芬奇、拉斐尔、梵高、米开朗基罗、伦勃朗、莫奈、杜尚、马蒂斯等代表性画家是作者故事的重心,当然,《向日葵》《蒙娜丽莎》《夜巡》《睡莲》《喷泉》等名作也是诸多故事片段的核心。
26.《美的觉知》
安藤雅信推崇“日用之美”,探索植根于生活的艺术,主张在细微处感知美,还原每一个人的本真状态。他相信:如果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到愉悦的话,那么人生就是幸福的。
他所认可的美之器物,不是只供展陈的无瑕工艺品,而是能与人产生交流和共鸣之物,它们被用于日常生活中,也被生活改造,历经洗礼,蕴育出岁月磨灭之美。
《美的觉知》饱含安藤雅信对一切美的形式的体验、叩问与思考。茶道、雕塑、建筑、美食、书法、古董、时尚、音乐……身为陶作家的安藤,超越传统陶艺与现代美术的局限,积极从其他艺术领域吸取灵感,获得敏锐的觉知力。他试图梳理东方艺术的源流,将“清贫”的禅修精神与大道至拙的东方美学融入自身创作中,以此姿态与西方主导的主流审美相抗衡,收获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设计之美、东方之美。
25.《苏富比的早餐》
内容简介:
当你看到一件艺术品时,先想知道什么?苏富比高级拍卖师菲利普·胡克告诉你,任何人在观看一件艺术品时,常问的两个问题是:我喜欢它吗?这是谁的作品?而拍卖师则会再加上三个问题:它值多少钱?五到十年后它将值多少钱?如果人们看到它被挂在我家的墙上,他们会怎么看我?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会像拍卖师一样,直接关心艺术品的价格而非审美价值。
《苏富比的早餐》揭示了艺术品与金钱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窗口,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在本书中你能了解到: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轮廓;艺术品的普遍性价值规律;艺术品与金钱财富的相互纠缠;艺术家和艺术品世界的八卦趣闻。
24.《观山海》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山海经》通俗读本,主要呈现异兽部分。
绘者杉泽以《山海经》作为灵感来源,结合当代审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绘画风格进行了绘画创作。将上古传说中的几百种神奇异兽形象,进行了生动、瑰丽的全新演绎,并配以精练的原文及趣味的解读, 为华夏上古志怪传奇插上另一 种想象的翅膀。
杉泽在创作过程中,前后耗费三年时间构思,结合多种文献资料,使得每一种异兽形象的塑造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原由。
23.《一个人的博物馆》
内容简介:
为谷歌技术宅们画肖像的90后留美插画师LISK,个人插画精品作品集细述在美国脱胎换骨的绘画成长经历。《一个人的博物馆》是LISK的自传式画册,全书独家收录LISK在美国创作的大部分商业作品,均由LISK挑选的满意画作,接近200幅,完整记录LISK由2012年至2015年在美国留学的成长蜕变,犹如一座私人博物馆,毫不吝啬向外界展示她的自豪之作和分享成长历程。
——
22.《山本耀司》
内容简介:
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山本耀司唯一自传,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山本耀司《我投下一颗炸弹》为你揭开这个谜。让你看懂日本设计,读懂日本设计师。日本设计为何能震撼世界,本书揭开山本耀司对于衣饰、布料等细节的灵感构思,纪录山本耀司如何跨界合约,和坂本龙一一起玩音乐,与北野武、Wim Wender拍电影,和寺山修司创作俳句。为什么叫“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会在衣服里“藏炸弹“的人,这种如同孩子般的淘气和玩心,是以此为武器,对抗这个不能认同的世界。
21.《东京艺术之旅 建筑》
内容简介:
20位文化学者带领我们从文化与艺术的视角重新解读日本,从建筑、日本古董、和果子、日本茶、日本酒五个不同维度展开。《东京艺术之旅》系列书籍中解读了50位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逛遍30个古董集市,了解和果子与日本茶背后的日式美学,解密日本酒背后的门道。
20.《BranD》從作品到藝術品:打破設計的格局
内容简介:
Brand 是一本系列艺术杂志,NO49这一期杂志是艺术家Paul Cox的特刊,Paul Cox来自法国,是一名艺术家、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和舞台设计师。之所以推荐这期艺术家,是因为长久以来用文字去表达一份对艺术的感知总会让人逐渐失去乐趣,正如他所说:“希望用多种方式探索艺术”,他喜欢探索以不同的艺术媒介作画,如版画、喷枪画,他的作品包罗万象,包括活动、品牌和剧院海报、插画、油画、版画、舞台设计,还出版了多个绘本,形式各异。本期随刊还另外提供一份版画印刷半成品,自己可动手利用丙烯或其他颜料制作一副全新的版画作品,着实有趣。
——
19.艺术系列《包豪斯剧场》《绘画、摄影、电影》《艺术中的精神》
内容简介:
这是三度出版社基于刚刚走过100年庆典的包豪斯的第一辑选书。
《艺术中的精神 》:作为现代艺术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本书通过康定斯基的绘画理论,探寻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解读抽象画为何诞生,如何欣赏。
《包豪斯剧场 》:记录包豪斯学院的舞台实践成果。本书由格罗皮乌斯和魏辛格编定,收录了奥斯卡·施莱默、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和法尔卡斯·莫尔纳关于剧场艺术的理念与实践。
《绘画、摄影、电影 》:当传统的视觉艺术手段受到新技术的剧烈冲击时,看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如何把握摄影、菲林,创作出极具现代性的艺术形式。
18.《艺术创世纪》
内容简介:
英国剑桥大学学者奈杰尔·斯皮维,从艺术史的源头出发,贯穿起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个个神奇瞬间,对“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大胆宣言进行了生动诠释。人类如何创造艺术?艺术如何塑造人类?人类创造力、好奇心的源头在哪里?人类的艺术史,也是想象力的历史。这本由UCD专家刘冰推荐,他也是本期的分享者,这本堪称图像艺术版的《人类简史》,会让你从文化的跨越中收获蕴含的“自然规律”。
17.《奇幻亚洲》
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是1983ASIA、杨松耀、苏素,作者们将独特的亚洲混搭观念融入设计项目,实践文化艺术与商业设计的高度结合,讲述了设计的诸多技巧与心得,探讨设计师的思考及工作流程。书中还融入工作室对亚洲传统文化各个维度的多元化故事研究,亚洲图像日记收藏,创作过程中的手稿、工艺精致的实物样品,以便传达对亚洲视觉的思考、与作品创作所发生的碰撞、风格的形成等一系列故事分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从灵感到设计最后落地的案例好书。
16.《知日.横尾忠则》
内容简介:
如果说日本的平面设计引领了整个亚洲,那么横尾忠则就是引领日本平面设计的先驱;他有“日本的安迪沃霍”之称,已经八十多岁的他,曾于与约翰列农、小野洋子、三岛由纪夫、高仓健、濑户内寂听、山田洋次等文化名人交往密切;他是时代造就的天才,从六十年代起就是艺术界与大众媒体的宠儿、先锋文化的旗手;经历战争的硝烟与战后的动荡,他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中,藏着众多解读日本文化的密码。
15.《设计中的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Why?为什么推荐这一本?
因为是大师经典之作,所以每个两年都会被再版一次,小编手里就有相隔10年的两个版本,只有经典的教科书才能有此殊荣吧。原研哉对每次版本迭代都会认真审阅,重新写序。今年的序是这样的:“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我在撰写这本书时就明白了这一点......" , 正如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主席所说“作为一位艺术家,当涂写象形文、书法、涂鸦或字母的时候,他的书看起来仿佛雨滴、米粒、雪片和蝴蝶......传达着大自然中一种合辙押韵的诗歌。”
14.《建筑家安藤忠雄》
内容简介:
如果你好奇现代建筑,就一定知道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这位从未受过正统建筑学教育,靠自学成为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因为善于运用光、清水混凝土,也被称为“光的诗人”“混凝土诗人”,本书为安藤忠雄亲笔传记。
为什么安藤忠雄非科班出身,最后能成为世界建筑大师?
安藤忠雄这一生几乎都是站在黑暗中,朝着眼前的光明,不断抓住机会拼命向前。安藤忠雄说:“我的人生经历中,只有与生俱来面对严酷的现实,从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思考的设计书籍,还是一本人生履历,它告诉你成功的作品没有偶然,成功的人生也没有偶然。全书收录上百张珍贵私人照片、建筑照片和手稿,讲述他是如何抓住每次微小的光,拼命向前实现梦想。
13.《VIP产品设计法则》
内容简介:
《ViP产品设计法则》唐纳德·诺曼等19位设计界大咖推荐,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出品,讲述了TU Delft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 Paul Hekkert 教授提出的 VIP: Vision in Design 设计方法 。
Why?这种设计方法和之前熟知的Design Thinking 的设计方法有什么不同?
通常,在进行一个设计项目的初期,设计团队只有一个设计的大方向或者和一个新的idea和一些关键词,但是又因为论据不足,无法整理出来思路以及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当在设计项目的方向还不明确时,ViP设计理论能帮助设计师整理论据,串联起设计调研和设计成果,让最终的设计成果有更多的论据支持,更加可信与可靠。它被誉为创新者的工具书,本期专家大讲堂分享嘉宾童慧明教授亲自推荐阅读。
12.《杂志设计 访谈.网格.字体》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杂志设计师的访谈、杂志的网格设计以及字体设计向人们深度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杂志排版,包含葡萄牙《红色——0》、阿根廷《DALE》、西班牙《匆匆记录》、德国《天气》、英国《平面造型》...这本汇聚了当代全球62本顶级杂志的排版风格,用案例展示了在杂志版本中的字体和网格的专业知识运用,是本具有极高平面价值参考的专业书籍。
Why?在“纸媒已死”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学习杂志排版设计?
在线媒体在今天已经取代了纸媒,是当今社会的普遍论调,但纸媒真的已死了吗?正如手表曾经作为承载“时间”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让钟表走入千家万户、时间的电子化也让查看变成举手之劳,但时代没有遗忘手表,反而时代对它赋予了新的使命,它开始作为身份、品味的代名词,被并期待更高的设计品质。相信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上重要媒介的纸媒,也会很快找到它的新未来。
11.《日用之道》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本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以设计考古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中国人的行为和日用器物的关系与学问,发现中国人的行为和文化的基本结构,探究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及生活方式的书籍。作者高一强,设计师,策展人,“日用之道”创始人及品牌合伙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
Why?为什么说好的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智慧?
我最喜欢书里通过一个个日用品把我们带入中国文化的文章,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凉白开”。我也是喝凉白开长大的,我家用的是一个铜壶,每次外面疯玩回来就对嘴从铜壶里喝凉白开,每次都会挨骂。《日用之道》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让你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这就是中国人老祖宗说的格物致知。设计中的创造性就是指设计者面对沉重和复杂问题所显现出来的智慧,这种人类神性的觉醒并表现为智慧的东西就是“道”。
10.《美的沉思》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算是艺术史的论著,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不同角度,结合了艺术史、美学的观察,对人类不同的艺术形式做了超越传统艺术史与美学的分析,使“美”更为真实的形式意义显露了出来。
Why?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蒋勋,是小编特别想推荐给各位的一位台湾艺术家,作家、诗人。第一次接触到蒋勋的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来只是闲得无聊拿来翻翻,刚看完前两页就萌发了“偷书”的冲动,因为作者独特的思考已经让我急不可待的阅读下去,根本等不到今天某宝下单,隔几天才能到货。这本书就是《蒋勋说唐诗》,于是小编就开始对蒋勋的关注。这本《美的沉思》,没有美、就没有沉思。当“美”被一层层包裹着、伪装着、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逐渐透露出他们真正的历史的意义的时候,您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您的关于“美“的沉思。
9.《AI改变设计》
内容简介:
一本写给设计师的未来指南,一键抠图、自动排版、合成场景、自主设计等,作为设计师,如何找准定位,实现价值,本书以设计师的语言,探索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并对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对象、设计流程、设计应用及设计师的能力塑造,提供了全方位的解析和描述。
Why?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本期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薛志荣——这本书的作者,做客UCD中心的59MINS设计分享会,他拥有13项专利、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并拥有50W阅读量的自媒体。他在今晚将和我们的设计师们面对面亲授AI设计知识,分享个人经验笔记。
8.《大话西方艺术史》
内容简介:
作者潇涵,外号“意公子”,艺术自媒体人,旗下的视频节目《艺术很难吗?》,拥有900多万粉丝。本书用浅白风趣的语言和逻辑清晰的脉络,梳理了3000多年西方艺术史的精髓,帮助读者迅速构建完整的艺术史认知框架和独立审美意识。
Why? 为什么推荐这本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会不会太不严肃?
说起西方艺术,你可能会想到达芬奇、莫奈、梵高,想到一丝不苟的油画,造型逼真的雕塑。这些令人过目难忘的作品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珍宝,但解读起这些高雅艺术,又显得那么晦涩难懂。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体会,那试试这本吧,它用诙谐幽默的手法,你都能听得懂的话,来重新讲述艺术,相信理解艺术真的没那么难。
7.《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
内容简介:
祝羽捷,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艺术评论与策展专业,赴牛津大学修艺术史专业。在本书中,她记录了自己10年遍访欧洲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殿堂的美妙感受,并为读者讲述了美术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Why?不是直接介绍美术馆的书籍了解会更全面,譬如《世界艺术博物馆》《艺术博物馆》...
对于非美术史专业的小伙伴,在您还没有精通世界美术史的时候,一本带有个人体验经验的美术馆游历书籍,可能更容易让您轻松构建出游览地图,不至于在藏品浩瀚的展厅里束手无策。小编就有这样的痛苦经验,在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有46个画廊,三层,收藏着约10万件名画、雕塑、陶瓷,小编一入馆,顿时就后悔功课没做足,除了欣赏到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之外,其余也是走马观花,怕是因为无知错过了很多伟大的艺术藏品。也许只有你身处美术馆,哪些是不容错过的这个问题才如此强烈,提前阅读一些吧,也许有一天你就去了呢。
6.《看见梵高》
内容简介:
《看见梵高:孤独与伟大》从抑郁症讲起,到天价拍卖、电影,再到歌曲、商品,带你认识经久不衰的梵高传奇;从“丝柏树”到“星空”,带你看经典名作背后的情感与奥秘;从信仰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感情受创,细说梵高37 年不断奋力挣扎的曲折人生。
Why?印象派的艺术家代表莫奈、梵高、塞尚、德加 ......,为何单推梵高?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提到梵高,总是会让人想起他的这句话,怎么能忍住不看他?当然,莫奈、塞尚、德加... 这些大师也是强烈推荐,小编纠结很久,此次先上梵高,其余的后期推送。
5.《知日》
内容简介:
《知日·你完全误解了村上隆》为《知日》系列图书的第58本特集,是村上隆在中国授权而制作的特集书。本书以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为主题,带来24页对村上隆的工作室现场采访,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深入介绍了村上隆在合作、策展、收藏等8个领域方面的成就,图文丰富,是一本具有高度收藏价值的深入了解村上隆的保存读本。
Why?了解村上隆的书很多,为什么单单推荐《知日》图书中的这一本?
我们来看一下这期图书的三位撰稿人,大家就会了解这本书的专业和深度。
1、方振宁: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执教于该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
2、三木亚希子:倍乐生艺术场直岛(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国际艺术总监。历任巴黎东京宫(PalaisdeT okyo)首席/上席策展人(2000—2014年),横滨三年展2011艺术监督及2017总监,森美术馆、横滨美术馆客座策展人等。
3、岩崎夏海:作家。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
4.《BranD》
内容简介:
《BranD》是一本聚焦品牌与品牌设计的双月刊,分繁体中英文对照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2012年起于香港出版,全球发行。BranD国际品牌设计繁体中文版是全球唯一一本探索品牌设计与品牌的杂志,内容包括“BranDesign品牌设计” 、“BranDirection品牌洞察”、“BranDream品牌梦工厂”、“BranDiscovery发现创意”,每期通过不同主题,邀请全球知名品牌设计师共同探讨设计分享创意,通过设计提升品牌价值。
Why?定价人民币120?
一本期刊杂志的价格超过了一本正儿八经的设计书籍,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其实只要你读一读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本设计书+全球优质案例库+一份绝版艺术品。
BranD每期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拿NO45期举例,这期的主题是《唱读黑体》,系统讲述了全球最受欢迎的字体:黑体,以及在排版、报告、广告、招牌、APP中“如何选择一款字体”,并搜罗衬线体和无衬线体在全球的视觉艺术作品展示给设计师,BranD把唱片与字体关联起来,把封面设计成为一个唱片袋子,每一个封面都有一张真正可播放的黑胶唱片,你只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就能让杂志成为绝版艺术品。
更多期主题:
BranD NO 48 《限量印制:设计师的印刷机》
BranD NO 47 《看未来:2020年6大经典元素》
BranD NO 46 《探索日本动画》
——
3.《对话日本设计》
推荐语:
“与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进行交流看似散漫而毫无线索,但这也许可以宏观地为今天以及未来的日本设计做一个综述,关于日本设计的传统以及它的新生”。——作者
“难得的三代日本设人之对谈访问,从茶道至战后西方文化之影响,及至设计人自身责任感,创作生命漫游在艺术自我个性和商业世界之旅程,是了解现今日本创作人的必买图书。——李永铨
内容简介:
360design的编辑团队领袖,广州美院院长王绍强与隈研吾、青木克宪、中岛英树、居山浩二、色部义昭、SPREAD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记录日本设计一线工作者最新的案例、对设计的反思以及各自的设计哲学。
Why ? 直接读隈研吾的《负建筑》不是更经典吗?
据说读书的两种读法,一种是读“作品”,一种是读“作者”,《负建筑》是前者,而是这本书恰恰属于后者。
Why?我不是设计师,我能收获什么?
丰富你的日本旅行,除了买买买,你还知道了表参道的根津美术馆、浅草寺的文化观光中心、大和普适计算机研究楼...因为它们都出自隈研吾的作品,是绝对不容错过的艺术旅行点。
2.《360DESIGN》
内容简介:
Design 360°觀念與設計雜誌是一本亞洲主流設計雜誌,以介紹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獨特創意,傑出設計師,設計院校及設計資訊的設計類綜合雜誌。
每期有一个主题线索,例如Award 360°100年年度设计、艺术画展、品牌定制字体、插画与媒介...
韩家英、色部义昭 、 Jaemin Lee 、李永铨 、 刘治治、小林章、隈研吾...都是它的座上客。
1.《CEREAL 谷物》
推荐语:
“我们想把无人的风景展现给大家。那你就可以想象自己处在那种情景中,远离人潮与干扰,用你自己的节奏享受不同地方的风景与文化。”——摄影师Rich
内容简介:
《谷物》杂志,原创于英国,关注旅行与生活方式,遵循“有趣且简单”的甄选标准,但不同于旅行指南或手册,谷物提供的是深度体验,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性冷淡的摄影,大面积的留白排版,美好的图片和精细的字体,给人温良的视觉冲击。这套高冷的杂志是由主编Rosa和摄影师RICH 合作完成,每个目的地他们都会亲自探访,4年只发行了9本,但依然吸引了一大批品味不凡的读者。从创刊1500本到现在的三、四万本,如今,你甚至能在全世界45个国家看到《CEREAL》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