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危货储存单位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要点
港口危险货物储存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保障危化品仓储、装卸、运输安全的核心岗位,其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并完善危险货物储存、装卸、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如《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符合行业规范(如GB 15603《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2.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组织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储罐、管道、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系统等关键部位。
对查出的隐患落实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3. 作业过程安全监管
监督危险货物的装卸、搬运、堆存作业,确保符合安全规范(如防爆、防火、防泄漏要求)。
检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如特种作业操作证、危化品从业资格证)。
管控动火、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
4. 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泄漏、中毒等应急演练。
确保应急物资(如灭火器、防毒面具、堵漏工具)配备到位。
发生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配合政府部门调查处理。
5. 人员培训与安全文化
组织员工安全培训,包括危化品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
强化外来人员(如运输司机、承包商)的安全告知和现场管理。
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6. 合规管理与外部协作
配合港口、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问题。
做好危险货物申报、备案及安全评价工作。
与周边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总结
港口危货储存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需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强化制度执行、作业监管和应急能力,确保危险货物储存全过程安全可控。同时,需持续提升人员素质,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协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