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里的光
假期第三周,翻看了马玲老师的书《手心里的光》,在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问,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应该符合它们各自的特点。
《手心里的光》这本读物阐述了儿童为什么要读写绘?如何进行读写绘?我觉得当初我们的专业老师给我们上专业课的时候是在力求把我们带入那种遐想生活情境中,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想象力,现在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把绘本上画的图转变成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很早以前,一开始我对读写绘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通过在网上查询我知道:“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在幼儿阶段所读的绘本及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而“写绘”,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所以读写绘所说的也就是师生共读一首歌谣、一本画册,听一个完整的故事、欣赏一部电影等,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通过读故事,孩子们同时也在经历故事,在思考自己目前或者将来所要遭遇的一些问题,而故事则在告诉他如何正确地做出道德上的选择,同时她也在一遍遍的学习汉字,学习语法。
但是随着在学校的工作,教研,渐渐发现读写绘不但能开启学生想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而且能让信任、尊重、勇敢、宽容等等一些美好的东西走进孩子心灵,孩子学会用精炼的语言、鲜艳的画面创编了美好的故事,都是在丰富语言、运用语言,锻炼想象,更是发展了学生表达能力。可见,读写绘在发展孩子绘画能力的同时,还能大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